珠 江瞭望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统筹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推动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努力破解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到2022年,全省培育创建不少于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
广东省在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方面是有前期积累的,比如,作为教育航母的华南师范大学多年来大举兴办中小学,早在2016年就提出将在全省举办30所中小学校;从2017年开始,广州市先后成立了第一批、第二批市属教育集团,其中广大附中教育集团下属有的学校同教材、同教研、同考试。尽管如此,广东省将培育创建不少于100个省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的消息,仍让人感到惊艳。
按照上述指导意见,原则上一个教育集团覆盖的学校(分校区)数不超过9所。这意味着,广东未来将有约900所中小学幼儿园纳入集团化发展。这将是广东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资源的一次全面整合扩容与优化升级,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最终指向的,是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上好学”的需要。
此前,广州市在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方面已经做了系列探索,努力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向非中心城区辐射延伸力度。广东省的相关指导意见,也强调要推动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强合作,建立完善支持集团内各成员校之间互派管理人员、互派教师轮岗交流的制度。简言之,就是由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牵头成立教育集团,带动其它学校共同优化进步。
基础教育集团化发展未来可期,但也要防止牵头学校的利益化倾向。几年前,即有某名校集团在扩张规模中明确,无论合作举办的是公办还是民办,每年每所学校都要交150万元作为品牌输出费。置于现在的语境中,就是要防止牵头学校在设立分校区、管理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的过程中,过于突出品牌输出效应,甚至收取不菲的品牌输出费用。一者,重品牌输出而轻内涵输出,不利于薄弱学校尽快优化升级;二者,品牌输出费将让薄弱学校雪上加霜。
要厘清的是,此“集团”非彼“集团”。广东培育创建优质特色教育集团,是致力于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再配置和扩增,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互助集团,而不是鼓励牵头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品牌扩张和产业化发展将自身做大做强的营利性企业集团。因此,在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名校的公共责任担当,把教育的公益性摆在突出位置。
◎燕农 大学教师
新闻推荐
状元落沪 2020年CBA选秀大会昨日举行 19名新锐球员被12支球队选中
■当选“状元秀”的区俊炫(右)与姚明合影视觉中国图本报讯2019/2020赛季CBA大幕刚刚在青岛落下,代表新赛季启程的2020年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