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广州市举行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核心提示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变革的核心力量和最重要的新经济形态。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经济将为经济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变革。而谁能下好数字经济先手棋,谁就将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在全国数字经济愈发激烈的当下,广州抢先一步发力数字经济新赛道。顶层设计层面,广州先后发布“数字经济22条”“新基建三年计划”等政策;产业载体层面,广州更打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这张“王牌”。海珠、番禺、黄埔、天河四区沿珠江东部形成协同联动发展空间格局,琶洲、大学城、国际金融城、鱼珠携手“成团”。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正为广州积攒强劲的发展势能,打开区域协作新格局,启动“数智新引擎”。
进出地铁出示“穗康码”,在家中使用线上系统办公、上网课……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对数据的“黏性”也达到新高度。
日益便捷的数字化生活背后,数字经济正打开发展新空间。
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石油是核心资源,那么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则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作为信息革命的关键成果,数据正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将“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上升为国家政策。当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逐渐凸现,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新生产要素。
面对数字经济的浪潮,身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广州,早已提前谋划、加快步伐。从顶层设计到产业载体,广州紧紧扭住数字经济的“牛鼻子”,不断开拓经济新动能。
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的重压之下,广州数字经济仍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上半年,在总体经济负增长的情况下,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6.3%。
一边是亟待新动能的市场,一边是正在兴起的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决胜城市未来,这是广州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战。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傅鹏
抢滩蓝海
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发展
疫情让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数字经济却让人看到前方的曙光。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与去年同期GDP名义增速相比,数字经济的增速超过了7.85个百分点。
进入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数字经济更是在众多经济形态中展现出一马当先的冲劲与魄力。从疫情防控到城市治理,从线上教育到直播电商,数字经济在特殊时期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开辟新渠道,并渗透至每一个环节中。
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所需,是数字经济带给人们最直观的便利体验。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兴技术快速串联起产业链条的各环节,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在不断为市场创造新的需求。
这是一片价值突破万亿级别的“新蓝海”。如何抢滩新经济蓝海,同时还要以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道横亘在广州面前的“必答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广州,深知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驱动力之强劲。
广州瞄准了“新基建”。今年7月,全省首个数字“新基建”政策《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出台,为新基建未来三年描绘蓝图,更确定了广州要定位国际一流水准,打造数字“新基建”城市典范的目标。
顶层设计的谋篇布局为数字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纷至沓来的数字经济企业选择了“用脚投票”。
“阿里巴巴感受到广州未来在数字经济领域大胆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也愿意搭上广州这艘"大船"。”3月末,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启动仪式上,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战略发展部华南区总经理刘楠如是说。
6月末,广州又迎来了与科大讯飞、新华三技术公司、中国铁建华南总部、广州石化、智度公司的项目签约。其中,一半是数字经济项目。
“数字经济正在启动新一轮城市争夺战,广州拥有人口、产业、市场、科研、教育、门户等多重优势,未来的发展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机会。”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覃剑表示。
广州底气: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跃升
数字经济从未脱离于传统经济而单独存在。随着产业互联网的推进,数字经济赋能传统经济带来的叠加效应不可估量。
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智慧金融,基于数字经济而生的新增长点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喷涌。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也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升级,力争迈向全球价值链上游。
当前,广州正处于产业体系变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创新,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数字经济撬动产业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广州有底气。
制造业是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的基石。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城市,广州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并入围全国数字经济“五大引领型城市”。根据《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到2021年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将达3000亿元以上。
雄厚的科研实力为数字经济提供技术支撑。2019年,广州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在琶洲的落户,为广州数字经济赋予了更多可能。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广州是华南地区高校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大量优质人才基础,却从未停下“揽才”的步伐。近期公布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中提出,广州将“完善人才积分落户政策,推动人才城市户籍准入年限在我市累计认可。”
这就意味着,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才入户积分,在广州可获累计认可。该草案如获通过,广州将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地方立法推动“跨区纳才”的城市。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产业人才在广州加速集聚,创新的活力更加澎湃,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2020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当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1.2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83家,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第一。此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广州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由上年的32位提升到21位。
今年3月公布的《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显示,广州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等指数已在珠三角九市中位居首位。
群狼战术
打开区域协作新格局
数字经济俨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广州的主战场放在何处?
今年初,《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以“粤大湾区〔2020〕1号”文号正式印发,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的广州试验区正式揭开帷幕,“一江两岸三片区”空间格局展现在众人眼前。
“一江”,是指千百年来哺育广州成长的珠江;“两岸”,是指珠江南岸、珠江北岸;“三片区”,是琶洲核心片区(含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鱼珠片区。
以一城之名命名,可见广州对于广州试验区的重视。为何把琶洲、大学城、鱼珠、金融城四地整合为广州试验区?数字经济22条中可找到答案。
数字经济22条明确,广州试验区作为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空间载体,其将充分发挥海珠、番禺、黄埔、天河四区优势,沿珠江东部形成协同联动发展空间格局。
琶洲核心区有重大创新平台和数字产业龙头企业总部集聚的优势,大学城片区坐拥丰富的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鱼珠片区加快建设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片区则有以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资源优势为基础。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串联起人才、资金、技术、产业资源跨域流通,而这四地已经汇集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和应用场景广泛的连片区域,既能互相支持又各有错位,让广州试验区可以高位起跳,共同推动广州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
广州发展数字经济的“大棋局”已然铺就,落子也相当迅速。3月31日,广州市举行全面加快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动员活动,超240个项目签署入驻协议、开业和开工,总投资超5800亿元。
只争朝夕的背后,是广州试验区的勃勃雄心。广州试验区已经跳出广州、广东的格局,其目标是区争创国家级平台。
《总体方案》明确其目标:到2030年,广州试验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建成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在多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数字领域产业集聚发展高地,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成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全球优选地。
广州试验区启航,新的征途已然开始。
新闻推荐
56民族行马拉松广州启动 首场9月20日开跑 体验“塞上江南”哈萨克族风情
这场马拉松系列赛将在特色鲜明的民族城市举办。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嘉晖通讯员李燕杰昨日,中国首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