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 江瞭望
广东省发改委和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已在9月1日起实施。在新限塑令下,记者巡城发现,可降解塑料袋在一些超市已不是“赠送价”;有企业反映,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将使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有的企业则提前规划了塑料制品的替代。有环保机构希望,广东新版限塑令,真能起到全社会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作用(《羊城晚报》9月2日)。
国家层面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称为“新限塑令”,推动全国一盘棋、体系化治塑格局的形成,实现全面升级。该意见提出“禁限一批、替代循环一批、规范一批”的禁、限、控思路,意在缩小一次性塑料尤其是包装物的使用范围、减少使用量,以及促进环保替代。
这其中禁限与替代互相关联,落实起来最直观的是“价格涨了”,记者在广州的调查显示,可降解的塑料袋小号每个0.9元,大号每个1.3元,是不可降解塑料袋价格的好几倍。其实,这很正常,也是限塑难的症结所在。传统塑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制品功能成本选择的必然,特别是在包装领域,它便宜、好用,使用者容易产生成本的依赖,这也意味着替代是难算的“经济账”,都会反映到使用上来。
如果一纸禁令能够禁得住,一次性塑料用品就不会在快递、外卖、餐饮等行业,应用泛滥成为公害。即便是管理升级,限制扩面,仍然不会激活应用领域的内生动力,反而会给监管与执法造成难度。
显然,最好的做法还是想办法让不同材质包装的市场价格相近或持平,进而让环保材料的替代包装具有优先选择的优势。即“损有余而补不足”,提高传统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成本与价格,降低可降解塑料等环保替代包装的成本与价格。因此,不妨强化经济手段的杠杆作用,通过经济、税收、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如提高传统塑料制品生产、流通的税率,对环保替代免税、补贴等等。
试想,当塑料制品的价格越来越高,环保包装材料的价格逐步降低,在禁令、限令违规违法的高额成本面前,顺应环保要求自然会成为普遍的自觉。同时,限塑还会深刻影响到商品包装的应用,推动包装绿色革命,特别是对过度包装将产生有效的遏制作用,因为环保替代要求下的包装成本总体上升,减量节约是唯一的出路。
总之,落实新限塑令,算好成本价格账,运用好经济标杆,才可能加速包装的“去塑化”。
◎房清江 公务员
新闻推荐
新限塑令下超市新塑料袋 身价不再“亲民”环保人士建议,新塑料即使可降解,慎用少用更环保
超市摆出供顾客购买可循环使用的购物布袋广州知名咖啡厅打包袋子为纸制品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梁怿韬广东省发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