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工信部近日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再次释放了加大通信领域服务与管理的信号。
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规”将从哪些方面对短信息和语音呼叫进行管理?整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将有哪些“硬招”?
商业短信不可随意发
“只要给一个中介留了电话,所有的中介就都知道号码了。”广州市民闫济民在购房时曾给中介留过联系方式,此后总是接到各种楼盘推销电话,让他不胜其扰。
一直以来,一些机构、个人以商业推销之名频繁发送短信、拨打电话,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小的困扰。如何规范和管理商业性短信、电话备受关注。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其中特别强调,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在此前规范短信基础上,明确了对商业性电话等行为的管理。
“大部分商业营销类电话虽带来困扰,但尚未构成违法犯罪。此次对这类行为进行明确规范,让管理更加完善。”业内人士指出。
建立“谢绝来电”平台
根据征求意见稿,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去年起,在广泛调研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基础上,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三家运营商推进建设“谢绝来电”平台。通过平台,基础电信企业可以更加便捷有效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依据用户意愿为其提供不接收或不接听等服务。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仅广东移动骚扰电话“谢绝来电”服务已累计开通用户642万,月均拦截骚扰电话1.2亿次。
“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建设"谢绝来电"平台的目的就是充分尊重和依据用户意愿来解决骚扰电话、垃圾短信判定问题,让商业性短信和电话以合理合法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通信行业观察人士项立刚说。
他认为,征求意见稿鼓励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商在移动智能终端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短信息、语音呼叫防侵扰服务,进一步将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拓展。“对消费者而言,保护的力度更大了。”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对用户投诉单独设立章节,明确由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用户关于短信息服务或语音呼叫服务投诉,并对接收、处置、反馈等环节时长提出要求。
加强源头治理
近年来,运营商在提升技术防范能力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包含终端风险提示、网络行为发现等在内的安全防控体系,能够实现对一些异常话务的自动识别。
但随着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隐蔽性加强,借助一些平台随意改号等现象频繁发生,给溯源带来困扰。
“不得擅自变更、隐藏、冒用电信网码号”“不得擅自转让或者出租电信网码号”……征求意见稿聚焦码号资源等源头端,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严格治理。
邱宝昌等受访人士建议,加大力度从源头上打击非法获取、购买、过度收集消费者信息等行为,同时鼓励设备制造商在终端设备提供防侵扰等服务,并建立完善举报制度,积极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实现对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的长效治理。
新闻推荐
广州琶洲推进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 核心片区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重点产业
南方日报讯(记者/傅鹏)近年来,广州着力做强城市更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日前,广州思路明确,举全市之力推进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