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扶贫摊位展区。2020 昭通市农特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昨日在广州落下帷幕,记者从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获悉,中山对口帮扶的盐津、大关、永善、绥江四个县的农特产品,3天签约售出突破1500万元。这些农特产品能来粤“摆摊”,与中山扶贫干部们在农户与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分不开。
文/见习记者陈雪琴 通讯员 梁妙铃
图/本报记者 余兆宇
■24家企业带来135个品类特色农产品
红彤彤的大苹果、黄澄澄的马铃薯、翠绿绿的嫩竹笋……展销会上,来自中山对口帮扶的盐津、大关、永善、绥江四个县的农特产品展出,品类涉及花椒、蜂蜜、天麻、杂粮糕、乌骨鸡等昭通特有农产品。据悉,展销会上共有24家企业带来135个品类的特色农产品参展,3天产销会上签约售出突破1500万元。
“这次我们主要带来盐津县的乌骨鸡、竹笋、肉牛三大特色农产品,目前品种有近50种。”在盐津县的摊位前,盐津电子商务中心招商经理龙勇,正向过往市民推荐着他带来的盐津特产,鲜美的乌骨鸡汤冒着热气,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品尝。
“帮助农特产品走出大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盐津电子商务中心总经理李飚介绍,他所在的盐津县99.92%是山地,站在半山腰一眼望去,尽是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交通运输成本高,导致许多好的农特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在广东省第六扶贫协作工作组(中山派驻昭通)的帮助下,他们以“电子商务中心+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直接对接;扶贫工作组也引进中山企业直接与当地企业对接,打通销路。
“此次展销会的主要目的是把我们优质的农特产品带到广东,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李飚说,此次他们就与麦德龙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山西区商场签订了大米30吨,盐津乌骨鸡的订单合作也正在洽谈中。
据悉,自2016年中山携手云南昭通开展扶贫协作工作以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0.47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0多个,带动贫困人口数15万余人,截至今年5月,中山对口帮扶的昭通四个县全部脱贫摘帽。
■加强产销对接,中山现场签约3个合作项目
过往扶贫产品主要靠驻地的扶贫工作队销售和运输,为改变这种单一的消费扶贫方式,当天麦德龙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山西区商场、中山市南北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山创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与昭通相关企业进行签约,以帮扶贫困地区实现产销完美对接,扩宽产品销路。
展销会上,中山创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理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300万元的购销协议,主要是为其销售苹果、猕猴桃等农特产品。中山创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宇斌说,他销售的昭通农特产品,主要通过线上线下模式销售,线下市场主要针对中山市场,线上则面向全国消费者。张宇斌透露,去年他们卖得最火爆的昭通农特产品是半边红李子,仅这一个单品就卖了300多万元。为此,对于此次签订的300万云购销协议,他充满了信心。
“打通销路,才能让昭通好产品转化为好商品。”与张宇斌一样,中山市南北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协双此次签订了200万元的购销售订单,主要以销售苹果为主。
新闻推荐
清晨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雾景观(新华社)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和远处的CBD建筑群。(新华社)杭州夜色中的上海豫园(新华社)海南三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