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洵通讯员张灿城)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张晓慎成功地为一名严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第二次心脏外科手术,以极小的微创切口,成功置换了十年前替换先天畸形瓣膜的生物瓣膜,其难度与手术风险令人望而生畏。
林女士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基本由出生开始,她就要和疾病抗争,十年前,她一路寻医来到广州,通过心脏手术成功矫治了她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当中用生物瓣膜替换了先天畸形的瓣膜。林女士过上了健康人的生活。
十年后,林女士已为人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再次来到广州,找到了张晓慎,彼此并不陌生,因为张晓慎正是十年前林女士的主管医生。这次林女士找到张晓慎,是因为十年前的人工瓣膜,已经有比较明显的衰退,需要对人工瓣膜进行手术替换。
张晓慎请来了十年前的主刀医生,暨南大学附属医院的特聘教授肖学钧,一起研讨林女士的病情。讨论的结果则是,可以再次手术。此次手术,并不是常规的原手术切口入路,而是选择右侧胸腔作微创切口,和传统原切口入路的手术方式相比,手术风险小了,手术时间短了,而且康复得也更快了。
病人手术后第三天就顺利回到普通病房,并在术后一周即健康出院,出院前林女士感叹,“对比起第一次手术,这次我甚至都感觉不到明显的疼痛,第一次手术后康复过程中,我还需要别人照顾,但这次,我很快就恢复力气,生活很快就能自理,基本不需要别人照顾,手术之前,我从来没想过我能康复得比第一次手术还快”。
张晓慎指出,心脏微创手术的优点不仅是创伤小,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减少了失血继而减少了输血的发生,还可以加快病人的康复。所以,只要评估病人情况适合微创,都会首选微创手术治疗而不是传统开胸手术。微创手术无论是病人接受度还是术后康复速度都优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除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以外,对患者是有很多好处的,因此心脏微创手术是往后心脏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
新闻推荐
全球第一! 我国睡眠呼吸暂停患病人数达1.76亿难治性高血压、中风、房颤等都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密切关系
■廖木兴/图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疾病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健康问题,很多人或多或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