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北京路步行街融合了传统元素和现代气息。
改造后的北京路步行街国庆期间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改造后的北京路步行街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10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以题为《古街展新颜广州千年老街焕发新活力》的报道关注改造后的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报道指出,经过一年的改造提升,北京路步行街这条千年老街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国庆假期热门的旅游打卡地。《新闻联播》为何用2分多钟的时间聚焦广州的一条千年老街?让我们一探究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
通讯员越融媒(署名除外)
新变化新精彩新活力
9月23日晚,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正式“开街”。据了解,2018年,在商务部和省市大力支持下,北京路顺利入选成为全国首批11条改造提升的步行街之一,也是全省、乃至华南地区唯一纳入试点的步行街。越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越秀致力于突出岭南特色,将北京路打造为集商业购物、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传统与现代交融、国潮品牌与国际时尚交相辉映的高品质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品味岭南文化、体验智慧场景、感受艺术美学的“商旅文”融合发展典范。
改造过程中,越秀区按照“一栋一策”原则精细化修复北京路步行街内376栋骑楼建筑外立面(其中保护建筑67栋)。坚持有违必拆的原则,拆除违法建筑1.8万多平方米。对街区广告招牌进行重新规划、设置,改变了北京路被大型广告全面覆盖、街区风貌特色不突出的问题。
越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次改造提升过程中,拆除了建筑立面的广告招牌后,发现了百年药业老字号橘香斋的招牌,橘香斋创于清朝嘉庆年间,创办后就一直在北京路开业,以卖凉茶享誉省港澳,现在它也是陈李济药厂百年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招牌发现后,及时更改了设计方案,将原有招牌保留下来,下一步计划与广药陈李济进行合作,把物业用于中药展陈用途。同时将临街首层201间商铺的卷帘门统一换成玻璃橱窗,商铺门面实现大变脸。完成8840平方米主街建筑立面修复,对圣贤里、府学西街、李白巷等约5200米的后街环境进行提升,对约3000平方米的第五立面进行整治,将街区打造成民国风特色岭南建筑博物馆。
街区布局:由一条主街向纵深街群转变
北京路步行街北至广大路、中山四路,延伸三南越王宫博物馆、都城隍庙、五月花商业广场、捷登都会,西至教育路、书坊街,东至北京路北段、文德路,南至文明路、大南路,延伸至粤海仰忠汇。改造注重主街和辅街的联动,推动主街提升与南扩,串联背街里巷,街区布局由1条主街向1条主街+9个有机联系的“缤纷辅街”纵深街群华丽转变,步行街长度从1.1公里延长到3.5公里,步行区范围从0.29平方公里扩大到0.43平方公里。
改造路径:由“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
本次改造强化省市区街(管委会)四级组织保障,将北京路改造提升作为提升千年商都核心竞争力、打造“老城市新活力典范”最重要的抓手进行研究部署。与社会合力专项推进改造提升27个重点项目,总体提升街区整体商业质量。注重发挥公有物业示范作用,以北京路为试点,优化市属国企物业绩效考核制度,发动30处约17万平方米的市属公有物业带头开展品牌提升。加强与专业招商机构合作,整体打包区直管房物业60处1.18万平方米,引领业态品质提升。
街区风貌:由碎片化向特色化转变
改造提升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坚持与古为新、一栋一策。一是恢复了岭南风貌。精细化修复北京路步行街内376栋骑楼建筑外立面(其中保护建筑67栋),对圣贤里、李白巷等约5200米的后街环境进行提升,对约3000平方米的第五立面进行整治,将街区打造成岭南建筑民国风建筑博物馆特色。
同时,改造提升了夜间景观。选用节能环保材料和先进灯管技术,在北京路主街自北向南,依次打造省财厅灯光亮化工程、北段骑楼舞台剧、新大新全国最大的户外裸眼3D屏幕、千树银花(艺术灯光)等光亮节点,进一步吸引人气,打造网红打卡点和品牌发布地。
业态品质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北京路步行街片区共1057个品牌,零售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分别占比67.08%、23.27%、9.6%。形成北段国潮老字号、中段新时尚、惠福路美食、西湖路文化体验、府学西电竞动漫的业态集聚特色。改造注重发展小店经济,打造充满烟火气的街区。瞄准30岁以下年轻客流占比56.7%吸附力强的优势,围绕国潮活力、国际魅力、文化动力、美食热力、动漫魔力“五力街区”产业定位,发展地标经济、后街经济、楼上经济、小店经济、非遗经济、夜间经济“六种”经济,实现业态差异纷呈、立体多元发展。
消费体验:由静态性向智慧化转变
北京路改造实行5G覆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先后完成步行街无线网络全覆盖和5G基站建设,成为全国首个覆盖5G网络的步行街改造试点,广东省首条5G网络全覆盖步行街。同时,改造推进智慧体验。建成67支智慧灯杆;运用8K超高清技术,建成国内最大的户外裸眼3D曲面屏,成为街区IP新爆点;打造骑楼舞台剧,展示特色商业和文化;推进智慧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游客导览和商户管理小程序,为消费者、游客、商户提供便利服务。推进无人清扫车、防疫安防巡查车、智能垃圾桶。
关于北京路这些你知道吗
商街历史悠久:北京路是广州建城2200多年从未偏移、从未断代的城市中轴线,是全世界从古代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之一。在商务部批准的首批11条改造提升试点步行街中,北京路建街时间最长。北京路在1997年实行步行,是全国最早实行步行化管理的商业街;同时也是岭南政治、文化中心,官学正地,书院云集、史迹众多、人文荟萃。
文物史迹丰富:北京路步行区1.1公里范围内,汇集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南越国宫署、秦造船厂遗址、西汉水闸、万木草堂),还有省级文保单位5处(药洲遗址、大佛寺、广东财政厅旧址、千年古道遗址、拱北楼遗址),市级文保单位6处,文物资源密度之高、旅游资源之丰富,全国罕见。2016年北京路成为广东省首个全开放、全免费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7年获评全国第三个、全省首个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敢闯敢试先行:北京路步行街得改革风气之先,是中国商业领域改革的排头兵,这里不仅诞生了广东最早的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近代中国小百货零售发源地——昌兴街,还诞生了中国第一条小商品专业街——高第街工业品市场、中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全国第一个体户——昌兴童装、广东零售企业上市第一股——广百百货。
商业氛围兴盛:北京路是广州商业价值最高的商圈,是岭南商业风向标,日均人流量约20万人次,高峰值近70万人次,2019年全年游客超7000万人次、营业额117亿元,商圈交易额超1500亿元,年度坪效超2万元,人气和商业氛围位居全国步行街前列。
商旅文融合紧密:北京路商旅文高度融合,先后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4A级景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打造出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老字号购物节等一批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活动品牌。2019年初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举办的迎春花市3天共有137万人次前来参观,广府庙会7天总客流超500万人次。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熙灯)25.4℃。在冷空气持续影响下,广州气温一路走低,五山观测站7日录得的最高气温和5日的最低气温持平。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