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丁玲报道:先后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城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位居省内前列……12月3日,记者从“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上获悉,当前广州正从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以及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等方面入手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
“2019年全市专利权质押融资54亿元,预计2020年质押融资总额将超过80亿元,为一批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力在会上表示,近年来,该局通过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以及培育壮大知识产权服务业等系列举措,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方面,据丁力介绍,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外,广州还组建4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形成“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的质押融资模式;设立6亿元的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连续四届举办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累计实现知识产权交易51.15亿元。
开展智能装备质量提升
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的2019年产值已超1300亿元,是广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基础产业。据悉,当前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政策、产业等方面,开展广州智能装备(机器人)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广州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
出台产品质量提升的支持政策方面,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出智能装备(机器人)产品质量提升“八大政策”,从质量标准品牌方面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对通过机器人CR认证(即中国机器人认证)的企业每年给予50万元资助,2020年已兑现资助金额4731万元。
新闻推荐
有楼盘畅销有楼盘成交缓慢,年底广州楼市分化依然存在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玉霞12月,是房企的“收官”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