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项目赛区永远香气四溢,吸引观众们驻足“等吃”。信息时报记者叶伟报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马泽望) 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进行到第3天,许多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不少作品已经成型。记者连日走访各大项目的赛区,发现围观群众最多的还是烘焙、西餐、美容、美发以及木工等观赏性项目。首届“国赛”即将闭幕之际,这几个项目也以独有的特色成为本届大赛的亮点。
机电一体化最多人
机电一体化项目是本届大赛中参赛选手最多的,共有30个代表团参赛,每个队伍有两人,这一项目的选手达60人。
该赛区现场,每组选手的桌面上都摆着由电线、轨道、电机等组成的系统,看起来类似工厂生产线的微缩版模型。解说员陈家宝也是学习这一专业的学生,他说这一项目属于工厂机械自动化的设备,很多流水线工厂都会用到。“这个项目主要看选手最终能不能让整个流水线运作起来,如果都能很好地运转,还会看"时间分",看哪一组完成的时间最少,还有效率分,比如说同一条生产线,你的能同时处理10个工件,而他的只能处理8个,那你的效率分就会更高。”
可再生能源最高冷
可再生能源的比赛区正好在机电一体化赛区的对面,该项目是本届大赛参赛选手最少的,13个代表团仅13个选手。记者了解到,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多种形式,而这一项目主要考工程部署与实施、系统的运行与测试、系统维护与故障排除,以及区域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
“这个项目是第一次列入比赛,大家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参赛队伍比较少。”解说员许家乐说:“但减少碳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大趋势,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人关注这一项目。”
58岁木工最资深
本届年龄最大的参赛者是木工项目的张井岩。这位58岁的天津选手压力也颇大,因为他的比赛摊位一直被人“围观”。解说员蔡春霖表示,36号木工项目的参赛者,要比35号木工项目参赛者平均年龄大。
蔡春霖说,36号木工项目难度更大,“因为考的是传统木工、精细木工等融合技艺。师傅们要做出一个广州塔模型。”记者目测赛场一角摆放的未成型的“广州塔”,约1米左右的高度。据悉,整个模型是用卯榫结构拼接完成,师傅们要将木头精准加工、打磨、拼接,还要让整个广州塔很稳固,很考验师傅们的技术。
美容项目最漂亮
本届大赛参赛者83%是男性,唯独美容项目的参赛者都是女性。解说员刘霁月表示。刘霁月是这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曾当过该项目广东队的教练。“美容是世赛项目,我们了连续参加了三届,曾有选手在世赛上拿了银牌。如今国赛的比赛内容和世赛的标准非常接近,美容师除了有技术,还要学习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医学基础。”
刘霁月说,美容项目评分点非常多,“这是一个过程打分项目,不是等到最终好不好看来评分。”据其介绍,该项目考的还包括高级面部护理+足部护理、简单面部护理+身体护理+手部护理等。裁判员会巡视参赛者的工作情况,看是否会因操作手法到不到位造成顾客皮肤出现红肿状况等。”
珠宝加工最贵气
解说员欧曼婷笑说:“珠宝加工项目应该是本次大赛最贵气的项目了吧。”现场,选手们聚精会神地切割雕刻金属片。“他们采用的是纯银的金属片,到世赛比赛的话,就用纯金的金属片。他们要做一款叫做"百毒不侵"的面具,成品跟鹌鹑蛋一样大,考验选手们微雕、微刻的手法,误差要控制在0.02毫米内。”
烘焙赛区最好吃
烘焙项目赛区永远都是香气四溢,也是观众们最常驻足的地方。解说员李志秋说:“选手们在比赛期间要完成7个模块的内容,做出166个面包。”
昨日上午,记者看到不少参赛者的台上已经堆放不少面包。“选手们都要做一款艺术面包,大赛给了一个主题,要展现与抗击疫情相关。”李志秋说。
至于做出来的面包要怎么处理?李志秋说每天选手要完成的任务不同,裁判打分后会拿一部分出来展示,大部分会在下午四、五点左右拿出来分给观众吃,“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吃的项目。”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实习生林少娟一名17岁女孩,转身跳入深水中,有什么方法可以挽救她的生命?这是最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