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 羊城晚报记者 陶奕燃 摄
羊城晚报记者张豪实习生陈珂昕
身处数字时代,信息网络的触角早已抵达人们生活各个角落。然而,青少年自制力不足、辨识能力弱,极易成为算法滥用的“板上肉”。愈加严重的“网瘾症”该如何破解?广州市人大代表、数文明(广东)科技有限公司CEO涂子沛建议,希望多部门联动、群策群力,建立青少年“网瘾”防治的综合机制,通过技术平台对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进行监测、分析和干预。
“现在大家在数字空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病症就是‘网瘾症’。”涂子沛提出,疫情发生后,云上课堂已成为学习重要方式,青少年更常接触网络。
《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亿,其中有2.23亿的网民处于学生阶段。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的一份调查问卷反映,61.2%的青少年在不同程度上认为自己对网络使用时间的控制力不足。涂子沛坦言:“在很多家庭,手机就是‘手雷’。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在和众多家长的交流中,感受到大家对孩子们过度使用手机的焦虑。”
涂子沛还留意到,各大互联网平台受商业利润驱动,往往通过精准算法对用户进行“捆绑”,而政府部门开发的APP却鲜有个性化算法的运用。他认为,滥用精准算法是造成青少年网瘾的原因之一。
如何综合治理青少年“网瘾病”?涂子沛认为,算法也可以用来推送有益于青少年的内容,激发孩子的理性求知欲,变“公害”为“公益”。
他还建议,广州市应以三大运营商及互联网企业等各方数据为基础,成立广州市青少年网瘾监测中心,以此统筹引领网瘾问题的综合治理。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宏观掌控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的情况,捕捉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新问题、新特点、新动态,关注网络青少年的具体案例,成立‘青少年克服网瘾之家’,后续还可推出‘青少年克服网瘾热线’。”涂子沛说。
新闻推荐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十三五”时期,广州作为开展养老服务五项全国试点唯一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