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的那些记忆,无需刻意追溯,但永远铭记于心 漫画/苏连娇
凤凰花又开,考试季再来。今年高考的第一天,看到尚雪冰乡贤在朋友圈发文回忆当年吓人的高考经历,联想到自己的中考往事,夜不能寐,乃成此文。
1981年7月,我从应山县十里公社凤林中学初三毕业,参加全县初中升高中统一考试。
那天上午,当我从家里赶到学校集中地点时,现场却空无一人,原来集体预约的公共汽车载着领队的老师和参考的同学,已经出发开往考试地点了。
起初,我感到茫然和慌乱,因为那个集中考场,在十里河公社中心中学,听说距离我所在初中约有二十里路,我从未去过。
后来,我又想:没有汽车坐,就步行过去;没有去过,但父母教过“路在鼻子下”,何愁找不到;不坐公共汽车,正好可省下车票钱,前不久初三全班同学专门照了毕业合影,自己为了给家里省钱,不是连那合影照片都未订购吗!
于是,我独自一人,背着简单的行李,顶着盛夏的烈日,向着考点迈开大步。由于只知道目标和方向,不知道具体路线,一路上我多次向碰面的路人、向正在田间耕作的农民打听怎么走。巧的是,其中一次问路,还正好问到一位远房李姓亲戚,得到热情详细的指点。经过3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终于抵达集中考点,找到了先行的老师和同学们。
一位平时很要好的杨姓同学,有亲戚正好在考点附近的工厂工作,就邀请我与他一起到该亲戚工厂宿舍借住两晚。我以为如此既可省下住宿费,又可避免人多嘈杂影响休息,就高兴地答应,一同前往。哪知到了工厂才知道,该厂是生产油漆的,气味刺鼻,而且职工和借住的考生也不少,但又不便拒绝好意,只好将就着住下。
当天晚饭后,我们几个男同学相约跑到附近的河涌洗澡。洗完之后,我们坐在河堤之上,背依青山,面对宽广的田涌,赏景聊天。当时,夕阳西下,晚风轻吹,稻香阵阵,不时有汽车,沿着田涌中间的公路,从左边的县城方向驰来,拐过右边山坡就消失不见了。
那时我虽然将近十五岁,却没有什么机会外出游历,到过的最远地方也只是十五里外的县城而已,真正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对于陌生的远方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当时顺口就问出了小学生常问的问题:“山的那边是什么?”同学答道:“山的那边还是山,然后到达广水镇,镇上有座火车站,进站上了火车,向北可以直到北京,向南可以直到武汉、广州,要走出应山县,首先要走到这个火车站……”
我其实还有许多问题要问,比如,火车是什么样的?火车站是什么样的?广水镇是什么样的?武汉是什么样的?广州是什么样的?北京是什么样的?……但不好意思多问,只能暗想:三年前的夏天,全县小升初统考,我所在的团结村小学有3人报考应山一中,结果只有一人考上,我和另一个同学落选;后来我考进了管理区重点初中凤林中学,三年后又迎来了考试筛选的机会;只有明天考好中考,才能进入全县最好的高中应山一中;只有进入应山一中,才能考上大学;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应山县;只有走出应山县,才能看到北京广州是什么样的!
当夜,我们本来借宿在油漆工厂的宿舍内,但天气炎热难耐,油漆气味刺鼻,实在无法入睡,众人只好转到楼顶露宿。可能由于白天赶路太累,楼顶略为凉快,又没有心理压力,很快沉沉入睡。半夜睡得正酣,迷迷糊糊当中听到有人高叫“快走啊……”我以为地震楼塌,爬起来就跑向楼梯,实际上是突然下起了急雨,大颗雨点砸到脸上……光脚奔跑之中,踩上楼顶碎砖块,右脚板被割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疼痛难忍。但深更半夜,没有医药,草草包扎一下,便倒头继续睡觉。
虽然这一天先后经历误期、赶路、受热、受惊、受伤,但好在我神经粗大,似乎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负痛踮脚走进考场。
考完之后,没有老师组织核对答案,自己不知道考得如何,也不去关心考得如何,就第一次坐上公汽,和老师同学一起回到学校,再步行回家。
20多天后,我与几个同学结伴,第一次走进神往已久的应山一中,终于看到青砖墙上红榜题名,自己幸运地成为当年应山一中250多个新生之一。
这次中考,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重大考验和转折,创造了我人生当中众多第一次:第一次独自步行20多里路外出,第一次到达十里河中学、接近现代文明的代表广水火车站,第一次半夜受惊受伤,第一次坐上公汽,第一次走进应山一中。
虽然如此,但此后几十年,我一直在持续奔跑向前,甚少回顾来路,几乎忘了这次中考经历,正所谓“万水千山只等闲,甘苦何须与人言”!
直到年过50岁之后,竟然几次梦中重复中考赶路的情形;直到这次忽然想起相关往事,竟然历历在目……
由此,我领悟到:所有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都已经融进我们的血液。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年纪越老,回忆越多。其实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只是没能静下心来回忆和整理而已。
(写于2021年6月7日)
新闻推荐
无人驾驶小车开进广州疫情封控区域,给居民和防疫人员配送物资。南方日报记者梁钜聪摄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这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