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 源城新闻 龙川新闻 连平新闻 东源新闻 和平新闻 紫金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河源 > 龙川新闻 > 正文

走进樟坑里刘氏祠堂

来源:河源日报 2019-03-28 08:03   http://www.kcqsx.com/


□刘秉初

进县城工作后,回老家就甚少,但每次回去时都会到祠堂里看看。每每走进老家祠堂,心中会油然升起敬仰肃穆之情,进而生发出无穷的感慨和眷恋。

岭南古邑龙川县北部20公里的山区——四都镇新四村,西北靠着海拔800多米的牙沙嶂、东水嶂,山峰巍峨挺拔,如腾龙舞凤。牙沙嶂延伸出龟山、牛山和南蛇岗三座小象形山,全村的房屋或靠着或向着这三座山而建,刘氏祠堂坐落在南蛇岗左旁颈部,地名叫“樟坑里”,刘姓人居于这儿,祠堂也就叫“樟坑里刘氏祠堂”,是一个客家围龙屋,从对面山上看过来像一只卧着的狗,故称为“黄狗作巢”。全村现有16个姓氏,最早立基的是钟、古、刘、谢四姓。刘姓是入粤的开七公后裔七世祖重武公于三百年前在这里立基,由是生生不息。我的父辈和姐兄们都在围龙屋出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始陆续迁到周边新房或外地居住。那时,我家和十多户在对面300米处的山脚下,合建一个三栋两杠的大屋,全家便移过来居住,我就在这新屋里出生。

小时候听叔公讲,村中有三件“宝”:石岩的墙头,樟坑里的门楼,糊洋里的秤。意思是说,陈姓石岩屋门坪的围墙内和我们刘姓樟坑里的门楼前都是集中开会和闲聊地,吴姓糊洋里有一根长杆秤,三四米长,能称好几百斤重的物品。

樟坑里的门楼面朝东南方,冬暖夏凉。前面是一块用三合土夯实的地堂,地堂上门楼有五级用条石铺砌的阶梯。门楼匾额“禄阁流辉”四字清晰可见,每逢春节时会贴上“禄阁家声远,彭城世泽长”的对联。小时候,在热天的傍晚,我们坐在阶梯上乘凉,常常听年长者一边扇扇子一边讲故事。门楼进去是一个半月形一层围龙屋,半月形内环广场中间有上下两个横屋,这是正屋,正屋中部都建有一个厅,由上下厅组成祠堂的主体。下厅前面低四级石阶梯是通道,由“照墙”围着,通道左边出门楼,右边通往半月形房间。

下厅前后各有两根对称的柱,前面两根柱上贴的对联是“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欲光门弟还是读书积德来”;后面两根柱之间上方悬挂着一块刻有“怡燕堂”的横匾,柱上贴的对联是“怡谋思骏业念先人创始维艰,燕翼展宏图思后裔永振家声”。下厅为议事、宴会场所,设有举行婚丧礼仪时乐坛和轿夫的席位。上厅正面中间墙壁上有一个祖龛,祖龛上的横批是“祖德流芳”,对联是“金炉不熄千年火,玉盏长明万载灯”,后面有个房间为龙厅,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厅。上厅主要为祭祀场所,每逢春节、清明等节日,或个人,或全族在祠堂里举行祭祖活动,昭示族人弘扬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在围龙屋与正堂之间有一块半月形空地,叫“化胎顶”。“化胎顶”的斜面用碎石、鹅卵石铺砌,寓意龙气不会闭塞而化为胎息,是全屋的风水宝地。在正屋与化胎顶之间开有一条深沟,作为围屋与正屋的分界,其主要作用在于排水,以免正屋潮湿。上下正屋两端之间建有左右两厅,为南北厅,是公共会客厅,并排建在上下两厅两侧的房间为正房。

这是清代所建,保留中原风格的客家民居建筑,黑白相间的栋瓦檐,屋梁和扇面全是雕龙画栋、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巧夺天工、蔚为壮观,上下厅墨书家规家训、或警言名句等。每一点一滴都彰显着深厚的底蕴和久远的传承文化,具有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

大屋四周均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后面的山坡上的树木,把整个围龙屋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我们读书那时,围龙屋右侧不远处有一棵很高大的桂树,三位成年人才能抱得住,开花时花香飘遍全村,沁人心脾。

此屋已有三十年无人居住了,受时间的洗礼,瓦面和泥砖墙渐渐崩塌。五年前宗亲们齐心协力修复了祠堂上下厅、照墙和门楼,保持原有风格。彰显了本族人凝聚力和敬祖孝宗精神。

门楼前面是狭小的稻田和坑里的田輋山地,也是樟坑里人世世代代的耕种地,地少又耕作不便,满足不了人口发展需求。不少十三至十七世祖于是在清末年间迁往江西、四川等地居住,《刘氏族谱》记载着这一史实。

这里留下了先人的脚印,一串串历史的足音,一幅幅历史的画卷,一砖一石、一根梁枋、一幅图画,都经历了风雨冲刷、岁月的剥蚀;这里见证了多少故土乡情,恩义情深,悲欢离合,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和艰辛,智慧和心血,执著和信念。

这里,是一部厚厚的历史书,不随时光的流逝而凋零,字里行间写着天真和单纯,写着理想和奋斗,写着理性和包容,写着情和爱,写着坚强和淡定,写着善良和感恩,写着成功和幸福。

聚山灵之秀气,得天惠之独厚。勤劳勇敢的樟坑里人披荆斩棘,筚路蓝缕,耕读传家,用独有的文化熏陶和哺育着一代儿女茁壮成长。解放后,樟坑里“崇文重教”之风得以发扬光大,只有230多人的村民小组考上名牌大学的子弟不计其数,人才辈出,为政坛、部队、金融商业、医疗卫生和科技教育等领域输送了不少人才,且各自在本行业中出类拔萃,现在每户都有人在外工作,几乎都迁往城市居住生活。

村间绿意盎然,溪水潺潺,果树飘香。一阵阵春风吹过祠堂,带着花儿的甜蜜,泥土的芬芳,吹开一部浩瀚的史书,吹过历史的足音,唤醒新的生命,把樟坑里客家精神激发,将族人融合,把宗族文化传承,扶家族财丁兴旺。

新闻推荐

龙川县明确今年发展新目标,从七个方面力求新突破,争当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力保经济社会提效破局

■美丽的龙川县城核心提示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龙川县谋定实施“12345...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走进樟坑里刘氏祠堂)


 
频道推荐
  • 市区38人酒驾被抓
  • 深圳特区建发集团倾力帮扶东源县黄田镇新联村 “造血式脱贫机制”助力精准脱贫
  • 河源人保财险: 不忘使命勇担当 助力发展善作为
  •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河源上市
  • 雷克萨斯LS:豪华座驾首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