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源 今日源城 今日龙川 今日连平 今日东源 今日和平 今日紫金
新岭南 > 广东 > 河源 > 今日紫金 > 正文

凌晓东:用双脚丈量扶贫攻坚之路 三年来带领工作队踏遍紫金四个贫困村,帮助千余贫困人员脱贫致富

来源:宝安日报 2019-09-17 07:13   http://www.kcqsx.com/


凌晓东(右二)到白沙村查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凌晓东(左二)带领组员在建联村茶产业园种植茶树。

凌晓东系龙华区观澜大水田村本地人,他放弃舒适的办公环境,毅然远赴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四个贫困农村开展扶贫攻坚。三年来,他带领工作队踏遍四个贫困农村的每个角落,对4个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了如指掌。在他的正确带领下,截至2018年12月底,福城街道对口帮扶蓝塘镇四个村共378户1536名贫困人口中有334户1334名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扶贫成效显著。

深入各村调查研究 精准施策帮扶村

2016年5月,受福城街道办委派,凌晓东与8名对口帮扶紫金的干部先后来到蓝塘镇,负责建联、砂塘、白沙、双兴四个村的精准帮扶。

“刚到建联村时,我常听到老百姓的一句话:"你们真是扶贫吗?"这里的农民对党员干部扶贫不屑一顾,认为我们只是做做样子,甚至对我们的扶贫工作有抵触情绪。”凌晓东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彻底消除村民的误解,他们深入各村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并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指导各驻村工作队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扎实开展精脱贫攻坚工作。

2017年,凌晓东走访建联村时,发现70岁的潘锦芳是该村的孤寡老人(特困户),一直靠政府的救济补贴度日。老人居住在一间10平方米的土坯房子里,家中没有一件电器,除了锅碗瓢盆外,家中一无所有。烧火做饭用的是从附近或者山林里捡来的木材。土坯房外墙上出现好几处裂纹。走访时,正好下雨,他们一行走进房子里,就听到滴答的声音。原来,外面下着大雨,房子里正在下着小雨,老人把家里的盆子和木桶拿出来放到屋顶漏水处接水。看到这里,凌晓东心里一阵酸楚。他知道,这房子已经成了危房,不能再住人。如果长时间下暴雨或者台风,这间危房有随时倒塌的危险。“这里很危险,不能住人了,您搬到学校宿舍去住吧。”他对潘锦芳说。“我哪儿也不去,你们走吧。”倔强的老人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凌晓东于是让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给老人做思想工作,但老人依然不愿离开。“每次下暴雨时,我们都提心吊胆,连夜赶到老人住所查看房子的情况。幸好,我们住在学校里,距离老人不远。”凌晓东回忆说。

为了彻底解决老人的住房问题,凌晓东多次找各级领导汇报情况,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将老人的房子纳入政府危房改造项目之中。2018年底,一间48平方米的新房在老人住房附近建成。新房里有单独的卫生间、厨房、卧室以及客厅。如今,潘锦芳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新房。

“凌晓东对待特困户像自己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疾苦。除了这名老人,他还帮助另外几名特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建联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凌晓东带领的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当地村委会以及村民纷纷响应他们的号召,齐心合力攻坚扶贫。

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蓝塘镇建联、砂塘、白沙、双兴4个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极其薄弱。在前期进村走访中,凌晓东搜集整理了村民最盼望、最急需解决的事情。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段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4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年来,在他主持下,4个贫困村实施74个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道路交通方面,实施贫困村道硬底化26公里,实现22个自然村道路全部通达,使得贫困村与外界联系变得通畅便捷;在农田水利方面,在贫困村建设水泵站,解决了2400多亩农田灌溉问题;在公共服务方面,对贫困村6所小学实施操场跑道硬化、捐赠体育器材和图书、建设多媒体教室、更换课桌椅等项目,使贫困村小学教学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帮扶贫困村新建4个村级卫生站、新建3个文化活动中心、新装674盏路灯等。这些民生基础设施的实施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人居环境和乡村面貌,受到贫困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村一策发展农业产业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从根本帮助蓝塘镇四个村脱贫还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脱贫没有捷径可走,产业脱贫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凌晓东说。

2017年开始,为了确定四个贫困村产业发展方向,他绞尽脑汁、费心费力,调动当地资源,多次走访本地企业,积极筹集扶贫资金。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项目。在他谋划下,4个贫困村按照村发展什么产业就扶持贫困户发展什么产业的思路,实现产业多元化精准扶贫,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建联村与本村企业河源鸿业农业休闲生态园有限公司合作,带动贫困户发展生态休闲茶叶产业;白沙村与本村养鱼合作社合作,带动本村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淡水鱼养殖;双兴村与广东远添农贸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发展脐橙、三红蜜柚等种植产业,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砂塘村与紫金县鑫业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带动本村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香蕉种植。目前,4个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已全部落地并产生效益。此外,为防范种养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在他的协调下,筹集资金投资紫金县联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华志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不但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还使贫困户每年能领取到固定收益,确保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

在众多扶贫产业中,令他最欣慰的是在白沙村建立蓝福鸽场。“鸽场成立之前,我获悉惠州、东莞几个鸽场因为各种问题即将被关闭。种鸽出售价格很低,于是我们决定在白沙村选址建立养鸽场,助力扶贫攻坚。”凌晓东说。

经过遴选,他们找到一家废弃多年的造纸厂。造纸厂距离河流比较远,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周边都是竹林和草地,非常适合建养鸽场。说干就干,2018年底,他们很快建立了占地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养殖基地,建有标准化养殖棚三栋共2000平方米,另有办公区、工人宿舍、物料间、孵化间等配套设施。经过协调,龙华区福城街道办投入132万元帮扶资金带动白沙、建联、双兴、砂塘四个村210户启动该项目,已有30多户贫困户参与到合作社当中,总投资约200万元。

项目启动后,他们以较低价格收购了惠州、东莞的种鸽6700对,主攻肉鸽养殖销售。今年4月10日种鸽进场,不到两个月销售第一批肉鸽。截至8月底,4个月时间内,鸽场已销售肉鸽 33678只,肉鸽销售额530952元,鸽场运营利润155010元,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目标。从此,蓝福鸽场也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示范点。

龙华新闻记者 宋彪(受访者供图)

新闻推荐

紫金举办“23.5度柚”采摘节

■昨日,紫金县九和镇龙塘村举办了“23.5度柚”采摘节。在帮扶单位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帮扶下,龙塘村目前种植红肉蜜柚...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凌晓东:用双脚丈量扶贫攻坚之路 三年来带领工作队踏遍紫金四个贫困村,帮助千余贫困人员脱贫致富)


 
频道推荐
  • 市区38人酒驾被抓
  • 深圳特区建发集团倾力帮扶东源县黄田镇新联村 “造血式脱贫机制”助力精准脱贫
  • 河源人保财险: 不忘使命勇担当 助力发展善作为
  •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河源上市
  • 雷克萨斯LS:豪华座驾首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