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昕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近日,市科技局印发《河源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操作指引》(下称《操作指引》),针对《河源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中的每一项科技政策条款,明确清晰了详细的办理流程“路线图”,进一步打通各创新主体享受科技政策福利的“最后一公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动河源市各项科技政策落地、落实。
去年9月30日,河源市在全面梳理已出台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对标先进地区的政策措施,制定印发了《政策措施》。《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十大方面政策措施,共有50个政策点,明确了河源市在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拓展区的各项政策福利,在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应用基础研究、联合组建创新创业团队、高端平台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与大湾区合作交流、承担河源市科技计划项目等方面加码,发放政策“福利”并开辟“绿色通道”。
《政策措施》出台后,各项科技平台、高企培育等相关政策,部分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等创新主体只知道“能够申报”,但对于“怎么申报”仍一头雾水。为进一步提升河源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日前,市科技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听取多方建议,出台《操作指引》,通过进一步梳理办理流程,在每一项科技政策条款后,一一详细明确申报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该项政策的相关说明,打通科技政策申报的痛点、堵点,让申报主体“看得懂”“用得上”“办得成”,缩短办理时限,实现完整的科技政策高效兑现闭环运转。根据《操作指引》,申报主体需先登录市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完成注册,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再按照每年申报指南的要求,通过在线申报的方式申请相应的资金支持。
新闻推荐
河源东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施工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本报记者肖斌摄○本报讯记者肖斌通讯员同亚鹏记者昨日从河源东站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