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源 今日源城 今日龙川 今日连平 今日东源 今日和平 今日紫金
新岭南 > 广东 > 河源 > 今日龙川 > 正文

龙川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致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在全域全面“融深”“融湾”中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全力争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

来源:河源日报 2021-04-01 08:14   http://www.kcqsx.com/


■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自主创新,创造性地研发出更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密闭钢索生产线,使密闭钢索技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填补了国内空白。■蓬勃发展的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

核心提示

高科技装饰新材料、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密闭钢索,节能环保的空气能供热装置、国际领先的铝模和钢结构,为华为等品牌智能手机研发生产的电子器件……一件件饱含科技含量的产品,印着“MadeinLongchuan,Guangdong,China”的标识,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

“龙川制造”丰硕成果的背后,是龙川县委县政府在全域全面“融深”“融湾”致力提升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十三五”期间,龙川科技创新迈出大步,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是“十二五”时期的9倍多,金属实验室、土建实验室、核级焊培中心、空气能检测中心、绿色建筑创新院、中科院大学双创基地、深圳大学孵化器、人才驿站、3D建筑打印、蒙皮拉形、密闭钢索等创新平台进驻龙川并加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龙川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发挥龙川“区”的本质生态优势的同时,发挥服务“核”“带”的独特现代优势,在主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打好高端制造这张“产业牌”,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着力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塑造新优势,在科技创新的新跑道上,全力争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

政府一揽子扶持政策

企业唱响科技创新“好声音”

在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有一条700多米长的钢索生产线,直径扩展到187毫米的国产密闭钢索从这里生产出来,用于大跨度体育场、桥梁、机场等国际大型建筑物上。而在5年前,这种大直径的密闭钢索世界上只有4家欧洲企业能生产,而且最大只能生产出直径157毫米的密闭钢索。

这种填补国内密闭绳索制造及生产领域技术空白的生产线,是该公司重视科技攻关、自主创新的成果。该道技术难关被成功攻克,标志着密闭钢索技术生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成功攻克技术难题,除了企业的艰辛付出,还有龙川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为了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龙川县委政府特别向省级有关部门申请了1000万元的技改资金。

“我们的创业非常艰辛,从落户龙川时的一片空白,到生产线设计过程的种种困难,技术攻坚过程中,人力加钢丝的成本耗费2000余万元,再加上国外采购的设备,投入非常巨大,最终能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出台的一揽子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广东迈诺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掌舵人”廖东帆表示。

而耗费巨资的先进生产线,让迈诺与高层建筑、异型建筑、新型建筑结下了缘。掌握着“难以望其项背”的密闭钢索制造核心技术,有着国内独一无二的生产线,从2013年在龙川产业园投资建厂,到广东迈诺盛名于世界超高层建筑和长跨度建筑行业,仅仅用了短短的6年时间。6年里,该公司先后参与世界排名前五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包括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中国第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深圳京基100、上海中心大厦等世界知名建筑。

迈诺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在龙川不是个案,而是一股强劲的发展之风。龙川电子行业翘楚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超过1.5亿元,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工程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截至2020年,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0余件,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其中,该公司承担开展的“金属基绝缘孔高导热印制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使河源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为河源的科技创新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近年来,龙川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招商引资和扶持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意见、加快提升企业质量效益扶持政策等一揽子举措,引导、扶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力促企业转型升级,从“来料加工”到“产品制造”直至“产品创造”,走出一条政府重引导、企业唱主角的科技创新之路,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筑牢基础。

与高校合作建设创新平台。龙川县与深圳大学材料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深圳大学材料学院龙川材料研究实验中心,在电子电器、空气能、现代建筑产业开发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工业设计等,为龙川发展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提供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产业建设为平台,龙川县着力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吸引一批一线创新人才、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推动人才向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园区等流动和集聚。加快规划建设高端人才公寓,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政策体系,筑好人才巢。

出台扶持政策。2016年,龙川县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每年安排科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探索科技金融体制创新、扶持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以及保护知识产权,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技改资金政策扶持。据统计,2015-2020年,龙川县共有18个项目获得省级工业技改创新专项资金1.43亿元,共有项目12个获市级工业技改创新专项资金1569.3万元。有113家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利好政策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力度、深度不断拓展,新产品不断推出,如广东迈诺的世界最粗密闭型钢索,景旺电子的高性能无卤金属基覆铜板绝缘层配方技术、纽恩泰的云热核科技……一项项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转化,成为龙川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工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强化与“双区”协同创新

争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当下,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动力,已经成为龙川各界的共识。

在1月31日召开的中共龙川县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上,龙川县委书记黄海生提出,要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着力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塑造新优势,以点带面加快构建与“双区”协同、更具活力的创新体系,全力争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

推动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是利器。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新要求,龙川县以战略眼光谋划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为龙川县在新时代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强化与“双区”协同创新。龙川县将深入推进与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孵化平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服务对接合作,主动承接“双区”创新创业资源,全力打造“双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谋划建设一批特色孵化器载体、农业类创新研发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孵化链条。聚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智慧城市、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推动与“双区”共性技术成果的开放共享和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科技惠民技术服务体系,促进“双区”更多创新成果在龙川县转化和产业化。

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重点科技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和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激励机制,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树标提质行动,落实首台首套、研发减税降费等普惠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重点推进金属实验室及土建实验室、核级焊培中心、绿色建筑创新院、中科院大学双创基地、深圳大学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

大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加快培育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落实省高技能人才振兴、职业教育提升、南粤工匠培养等计划和人才知识技能提升工程,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培养一大批“工匠”型技术人才。鼓励“双区”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人才+项目”等方式,加快培育支撑龙川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鼎新驱动革故,赋能掌握未来。从一簇簇劲草到一棵棵参天大树,从落后传统产业到高端智造,得益于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龙川正日益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速度”,主导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打造出一张张龙川创造的“金名片”。

创新平台“遍地开花”

集聚创新新动能迸发新活力

近日,中建二局阳光智造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苏铠正在与同事们一起开展创新项目研究。能聚在一起搞研究,得益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苏铠青年创新工作室”。

自2017年落户龙川以来,中建二局阳光智造有限公司大力推行“青年创新工作室”模式。青年创新工作室由苏铠牵头,设计、技术、项目管理等部门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既可以清除跨部门的工作障碍,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又可以打破上下级间的职级隔阂,为员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宽松灵活的工作环境。

创新平台凝聚了“众人之智”,也结出了沉甸甸的硕果。在苏铠和他的团队努力下,中建二局阳光智造有限公司自2017年落户龙川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荣获省部级工法6项,完成企业级科研课题29项。科研课题之一“用于现场3D打印的墙体构造和施工技术”,通过二层办公室项目的原位3D打印施工,对原位3D打印应用技术包括工艺、材料、设备、建筑设计等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探索和验证,将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发展,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另外,“一种塔楼间多个钢连廊的提升施工方法”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发明专利,完成科技成果鉴定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3项,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5项,荣获中国焊接优秀工程一等奖2项。

紧握电子电路产业脉搏的景旺电子,坚持科技强企、科技兴企,在8年前就组建了科研团队。经过团队的攻关努力,2019年5月,由景旺电子独立完成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高散热基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又获得了201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据了解,这个项目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给企业近几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6.5亿元,产生的利润达到1.6亿元。该项目也引领推动了我国电子电路行业的发展,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国内金属基板材料和高散热基板的局面。

企业有了自己的创新平台,企业之间又该如何协同创新?广东迈诺找到了龙川企业聚力创新、协同发展的答案。

2016年,迈诺发起成立的“广东省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获得省科技厅认定,成为广东省2016年度被省科技厅认定的82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之一。产业联盟通过产业集聚来构建一个全建筑的产业链,以推动建筑行业实现智能化、节能化。在廖东帆看来,联盟的成立有利于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整个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不停顿,发展不止步,一个个新的创新平台在龙川这片肥沃的创新土壤上生长出来。近3年来,龙川县先后成立了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家(广东现代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1家(广东创新院绿色建筑研究有限公司),为龙川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创新院绿色建筑研究有限公司是2018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创新院以企业为投资主体,采用企业化模式运作,与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玻璃与金属结构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在产业集聚效应下,将现有的产业链往上下游延伸,研发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下一代核心技术和产品,在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领域共建支持粤东西北新型研发机构(平台)。

“成立产业联盟后孵化出创新院,这个创新院也会更好地支撑产业联盟发展。创新院引入了国家工程技术的一个平台,主要是以研发为主导,通过把这个平台引入到龙川,龙川将成为技术研发的分中心,接下来将从高校聘请院士到龙川,培养更多技术人才,让整个联盟发展得更快。”作为牵头人,廖东帆计划通过创新院整合各方资源,打开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通道,克服传统创新链条易断的弊端,为粤东西北地区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实现规模化、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从企业的青年工作室、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创新院到企业的省级、市级技术中心,龙川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已经培育出了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研发机构工程中心、11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市级研发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集聚创新新动能,迈出了建设“产业大县”的坚定步伐。

■文/本报记者陈小玲特约记者曾祥太通讯员曾志坚邬淑辉

■图/本报记者冯晓铭

新闻推荐

行业观|开年已有19家银行定增股票获反馈 仅6家获核准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意见》,同意贵阳农商行向特定对象发...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龙川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致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在全域全面“融深”“融湾”中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全力争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县)


 
频道推荐
  • 市区38人酒驾被抓
  • 深圳特区建发集团倾力帮扶东源县黄田镇新联村 “造血式脱贫机制”助力精准脱贫
  • 河源人保财险: 不忘使命勇担当 助力发展善作为
  •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速腾河源上市
  • 雷克萨斯LS:豪华座驾首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