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闻 惠城新闻 惠阳新闻 博罗新闻 龙门新闻 惠东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惠东新闻 > 正文

早产儿需要更多呵护 每100个新生儿7个早产,早产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

来源:惠州日报 2016-11-19 14:27   http://www.kcqsx.com/


一位早产儿在体检时称体重。

一位早产儿在体检时称体重。

▲照顾早产儿需要更细心。

▲照顾早产儿需要更细心。

▲医生检查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医生检查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据悉,中国每年约有120万早产儿出生,每100个新生儿就有7个早产,早产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早产儿指出生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这些提前降生的“小天使”们,更为稚嫩、娇弱,早产儿及其家庭,也承受着更复杂的考验。什么原因导致早产?早产儿要怎么照顾?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早产儿妈妈的辛酸

准时准点挤母乳,让丈夫送去医院给娃喝

我叫小筠(化名),今年27岁。因为意外怀孕,在大宝不到两岁的时候,我们的二宝来到了我们身边。不幸的是,我们的宝宝是个早产儿,胎龄仅有7个多月。出生后我连看一眼都来不及,孩子就被送进了保温箱。想着小小的他没有妈妈的怀抱,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那里,我的眼泪就哗哗地往下掉。后来,我翻看住院记录本,才发现宝宝出生的时候,医院已经下达了病危通知单,要孩子爸爸签字。可以想象得到,孩子爸爸当时是多么痛苦。

孩子已经早产,营养更要跟上。坐月子时,我每天都是准时准点地将母乳挤出来,让孩子爸爸送去。当时我做完手术,伤口还疼,都强忍着坐起来,将母乳一点点用手挤出来,累积到一定量,赶紧让家人送去。后来我出了院,宝宝仍要住院。孩子爸爸每天来回跑,他拍回来的相片上,小小的一个小人儿,哪里都是小小的,脚上还挂着针水。如果可以,真想替他忍受这一切。后来,孩子还去广州第六附属医院住了些日子,他爸爸一个人在那里,不能进去看,只能医生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都是在无止境地等,人都瘦了一大圈。

宝宝终于可以出院了,抱在怀里,感觉还没有一个西瓜重。喂母乳不知道怎么喂,洗澡也不敢帮他洗,那么小,都不知道怎么下手,生怕捏疼了他。因为提前了两个月出生,生长发育也比同龄的宝宝慢很多。感觉带大宝比带二宝容易多,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二宝却不是,3个月还不会抬头,去医院体检,医生说生长发育迟缓,要做康复训练。好在二宝坚强,慢慢地与同龄的宝宝拉近距离。现在已经一岁多,会走路了,可是体质还是很差,隔三差五就感冒,还很容易得支气管炎,一病就是一个多星期,有时甚至半个月。但对于其他早产宝宝来说,他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他慢慢会追上同龄的宝宝的。

看看相关统计数据

全球每年早产儿达1600万,我国发生率在5%~8.3%

据了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全球每年的早产儿达1600万。在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在5%~8.3%。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及高龄产妇的增多,早产儿的发生率也在逐年攀升。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与小筠有着相似经历的早产儿妈妈,以及需要更多关爱和呵护的早产宝宝。

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当天上午,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一场“有爱,有未来”早产儿义诊活动,许多家长早早就带着宝宝来到义诊现场。

包裹在抱被里的小宝宝,大多看起来与普通宝宝无异,圆圆、白白的脸蛋十分可爱。一些月龄较小的宝宝则脸色带黄,比较瘦小。医护人员为每个早产宝宝做着检查,量体重、测身高、听心肺……每个动作都十分轻柔。“宝宝长得很好,已经赶上正常的宝宝了。”医护人员感到很开心,轻轻地抚摸着一位宝宝的头说道。一位妈妈和老人怀里各搂着一个宝宝,他们是双胞胎宝宝。相对单胎妊娠来说,双胎妊娠的早产率更高,后期护理的艰辛也可想而知。“两个宝宝提前一个月出生,出生时分别只有3.9、3.8斤。照顾小宝宝全家人都很累,但只要宝宝健康就好。”宝宝妈妈说。医生细细地询问家长对宝宝的照顾细节,为他们做养育指导,“要做听力筛查,带宝宝多晒晒太阳、补充鱼肝油。”

早产宝宝的每一个成长进步,都深深触动家长心弦。“真的啊?一个星期就重几两了!”当医护人员拨动体重计,说出测量结果时,一位家长抱着宝宝笑开了,她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宝宝的喜人变化。

为啥早产儿越来越多?

高龄产妇增加,产妇有宫内感染等都可能导致早产

据惠东县妇幼保健院统计,近几年来,该院每年早产儿数量达到300多例,同时有逐年增加的现象。统计数据显示,该院2015年早产儿216例,极低体重儿12例。2016年10月止,早产儿255例,极低体重儿27例。体重未达到1公斤的属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在该院的早产儿中,有部分早产儿体重甚至在1.5公斤以下。在该院的记录中,一名产妇曾在该院产下体重仅有890克的婴儿。

什么原因容易导致早产儿的发生?据了解。二孩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以及产妇在孕期中有孕期高血压、糖尿病,或患有宫腔炎症、宫内感染等问题,以及各种外因都会造成早产儿的发生。

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储寅癑介绍,早产儿的危险在于容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早产儿的肺部没有成熟,容易发生肺泡萎陷,呼吸困难,最后危及生命。早产儿的免疫力更低,如果母亲有宫腔、阴道感染,很容易导致早产儿受感染,出现肺炎、肠炎等疾病,最终危及性命。另外,早产儿发育不完善,如果喂养不当,容易呛奶而导致窒息。

就在11月初,一个出生时仅有1.08公斤的早产儿在住院56天后顺利出院。在早产儿的存活率影响因素中,孕妇在孕期中定期做孕检,宝宝出生前及出生后及时干预、治疗的话,早产儿的存活率能得到很大提高。据该院统计,该院早产儿的存活率达95%左右。除了胎龄特别小、体重特别轻的早产儿,一般情况下,早产儿都能存活。

存在问题

农村产妇预防早产知识要普及

据了解,深化医改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农村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免费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和新生儿保健服务,提高了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早产儿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按照国家政策,新生儿出生28天内,可以免费进行新生儿代谢病、听力筛查,也为早产儿疾病干预、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廖悦英从事妇幼保健工作30多年,她很有感触。廖悦英感觉到,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妇幼保障提升,社会对早产儿宣教也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及营养支持也更关注了。“很多妈妈们从婚检时期开始对早产的认知就比较充足了,对于育儿知识也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不过,储寅玥指出,相对于城市产妇,来自农村的产妇在预防早产的意识上更弱一些。预防早产意识和及早干预意识,跟产妇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早产儿的重视程度有关。“建议孕妇在孕期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及时发现早产因素,及时进行保胎或其他干预手段,让孩子在母体内生长至更大胎龄后出生,避免发生重症肺部疾病。”储寅玥说。

如何护理和喂养?

早产儿各项指标偏低,喂养方式须调整

人群中,一位奶奶抱着宝宝独自前来,她脸上有些忧愁。吴宝宝是个早产儿,在妈妈体内生长了36周便迫不及待来到人间,今年8月13日出生时,他的体重只有2.1公斤,身高也不及50厘米。由于相关项目未达标,在医生的建议下,吴宝宝住进了保温箱。一周之后,他从保温箱出来,体重增加了一两。在吴宝宝出生42天时,当地卫生院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后,家人就再也没主动带他去做过任何检查。在医护人员的督促下,他才被带来参加医院开展的早产儿义诊活动。

医生给吴宝宝做了常规检查,但医生认为,宝宝的各项指标还是相对偏低。“体重长得比较慢,3个多月了才5.5公斤,身高58厘米,相较于足月孩子,速度还是比较慢。”带宝宝来做检查的是宝宝的奶奶。奶奶说,孩子出生后,妈妈母乳不够,所以开始喝配方奶。由于家庭变故,孩子一直都是由奶奶照顾。出生后不久,由于家人感冒连及了宝宝,宝宝发起了高烧,在医院住院一周后才出院。

“早产儿免疫力较差,抵抗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感染。建议继续给孩子喂养早产儿奶粉,不要喂普通奶粉,早产儿配方奶营养更加丰富,热量也更高,能使孩子长得更好。”奶奶努力地记下医生的叮嘱,生怕有遗漏。

首选母乳喂养,可减少早产儿多种并发征

廖悦英指出,早产儿由于发育成熟度不足,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的高风险人群。因此,相较于普通婴儿来说,护理早产儿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思。

廖悦英提醒,很多妈妈在喂养早产儿时,会选择使用早产儿奶粉。实际上,无论对于普通婴儿还是早产儿来说,母乳都是首选。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并能减少早产儿近期和远期的多种并发征。如果所有产妇能在产后1小时内母乳哺喂新生儿,每年可拯救100万新生儿的生命。“我们有母乳库,对于不能直接喂养的妈妈,我们鼓励他们将母乳挤出放入母乳库,以便更好地母乳喂养。对于体重追赶比较慢的早产儿,我们则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妈妈一边喂母乳,一边添加母乳强化剂。”

另外,早产儿营养素的补充也有讲究。例如普通婴儿出生后每天要补充400U/d维生素D,而早产儿则每天应补充800~1000U/d。坚持补充一个月后就能逐渐转向正常了。早产儿体格生长的评价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计算方法为:校正月龄=实际月龄-早产周数,早产周数=足月胎龄-出生胎龄。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关键

廖悦英说,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6个月。第一年是早产儿脑发育的关键期,追赶生长直接关系到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前6个月内要做整体营养和生长发育促进,如喂养得当、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无严重疾病因素影响,早产儿是能够追得上正常同龄宝宝的身高、体重的。

在早产儿生长追赶时期,每个月,医护人员都会通过信息、微信等方式对早产儿家庭进行随访,督促早产儿定期回医院做好相关的保健检查。

廖悦英指出,早产儿每期检查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出生后4周内要做眼底筛查。“早产儿易发视网膜病变,4周内是发现、治疗眼疾的最佳时机。”此外,早产儿出生后72小时内要做听力筛查,如果筛查没有通过,满月至42天内需进行复筛,3个月内确诊听力问题,6个月内做矫治康复。“听力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听力障碍对孩子生活会造成很大困扰。因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关键。”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陈春惠 黄桃 通讯员陈惠文统筹 本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滨海游玩不太冷温泉养生最舒心 “老玩童旅行团”第五站到巽寮泡温泉享美食

▲在“大海龟”里泡温泉别有一番风味。▲此行可到四季绿农庄摘果蔬。▲酒店环境优雅。随着天气转冷,滨海旅游本应进入淡季...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早产儿需要更多呵护 每100个新生儿7个早产,早产已成为我国新生儿死亡首因)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