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闻 惠城新闻 惠阳新闻 博罗新闻 龙门新闻 惠东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惠州新闻 > 正文

年轻一代来接班传统年味不断档

来源:惠州日报 2017-01-23 11:42   http://www.kcqsx.com/


▲炸蛋散。

▲炸蛋散。

▲香喷喷的蛋散很多街坊都爱吃。

▲香喷喷的蛋散很多街坊都爱吃。

糖环、油角、蛋散、扭麻、牛耳朵等,是老惠州过年时桌上必备的传统食品。在市区桥东下板塘市场的老街内,有一家制饼作坊,多年来始终坚守着惠州传统手艺制作传统小吃,创始一代人已逐渐老去,如今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为的是让大家能在春节期间尝到那种传统年味。

70后接妈妈班,学炸传统蛋散

饼店位于老街区,靠近饼店,立马香气扑鼻。玻璃橱窗内,摆放着糖环、蛋散、牛耳朵、鸡仔饼等各式油炸小吃。

制饼作坊在饼店内,不到50平方米的作坊,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制作蛋散。工作人员借助竹片将面片切成均匀的宽度,然后切成均匀小块的面片,接着,在面片中间用刀划开一道缝,把面片一端从裂缝里穿过,扭纹成形,做好的蛋散就像个蝴蝶结。工作人员动作十分麻利,很快就摆满了一盘蛋散。成形的蛋散随后被送至2楼等待油炸。一位年轻人不停地用漏勺搅动着油锅里的蛋散,“一锅要炸10分钟,每天都要换新油。”空气中满是浓香,炸好的蛋散装在竹篓里,呈现金黄色。凑近蛋散,能闻到一股南乳咸香。

“我是来接妈妈的班的。”年轻人叫小曹,是个70后。小曹原本做销售,如今妈妈已年过6旬,小曹便来传承这份传统手艺。“我们的招牌是蛋散,原料很多,有面粉、五香粉、芝麻、南乳、猪油、盐、糖等。”小曹说,要做出好吃的蛋散可不简单,他跟妈妈学做蛋散,还要学炸蛋散技术。“炸太久就会过火了,而起锅太早炸出来的蛋散又不酥香。”

过年订单多,从早8点忙到晚9点

屋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叶惠浓忙前忙后,一会招呼客人,一会帮忙做蛋散。叶惠浓是饼店的创始人之一,做惠州传统小吃已有40多年了。

叶惠浓说,饼店是她和3个伙伴开的,大家本来是惠州市一家国营糖果厂的工人。后来下岗了,大家筹划着开一间饼店。2004年,几个人筹资开了

这家饼店,先从中秋节的月饼做起。到现在,饼店制作的惠州传统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有10多种。

“吃了十几年了,今天特意从水北搭公交车过来买。”一位顾客说。因为一直保留传统的风味,饼店不仅吸引了桥东居民来购买,下角、江北甚至淡水、深圳的顾客也被吸引过来。饼店平时做婚嫁礼饼和糖环、月光饼、蛋散等。过年前就做一些应节产品,传统小吃卖得最好,过年前来排队购买小吃的客人常常排到对面档口。

“快过年了,订单都接不及了。有人在微信上订货,我也来不及回复,只能让他们到店里来买。”叶惠浓的女儿邓慧玲是名80后。她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从早上8点多一直忙到晚上9点,因要长时间站立埋头苦干,大家的腰部、脖子、腿都痛得要贴膏药。由于是手工操作,6个人辛苦下来,一天只能做100多斤面粉。“早上做糖环,下午做蛋散。”邓慧玲笑着说,传统手艺制作的小吃更有年味,他们会坚持将这份传统传承下去。

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粤港澳台影视拍摄基地加速建设 惠州市深入打造和推介优质影视外景资源

提要■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粤港澳台影视拍摄基地、数字化档案馆,推进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年轻一代来接班传统年味不断档)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