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日前对全市4个行业31家小微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惠州市小微企业招工难与结构性缺工问题并存。45.2%的企业反映存在缺工问题,缺工人数为96人,占现有员工人数的10.8%。
用工缺口集中在居民服务业
据介绍,本次共调查了31家小微企业。其中,规模以下服务业14家,规模以下工业17家。分行业来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7家,服饰及鞋帽制造业3家,家具制造业7家,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及邮政业4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5家,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家。
调查的31家样本企业用工总人数887人,户均28.6人,为典型的小微企业。其中,普工606人,占总用工人数的68.3%;管理工人143人,占比16.1%;技术工人138人,占比15.5%,用工结构相对合理。
调查报告指出,这31家样本企业中,32.3%的企业预计用工需求将增加,预计增加员工55人,占现有员工总数的6.2%,而去年同期该比例为14.7%。分行业来看,用工缺口集中出现在居民服务业和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缺工人数分别为36人和31人,占调查企业总缺工人数的7成,其他四个行业细类企业仅缺工29人。
对于目前较为困难的招工形势,近7成企业认为需要提高新招聘员工的工资待遇。61.3%的企业认为需要提薪10%以内,6.5%的企业认为需提薪10%~20%左右。41.9%的企业为解决用工缺口问题,愿意提高新聘人员工资以吸引求职。
在用工成本日益上涨的形势下,“机器换人”成为部分企业新的选择。然而,从本次调查看来,惠州市小微企业“机器换人”尚无明显势头。
记者了解到,14家规下服务业企业过去三年里没有通过 “机器换人”替代员工,17家规下工业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以 “机器换人”实现替代生产。对此,调查报告指出,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以价格高昂的机器设备替代人员生产还不是十分必要。
招聘技术工人难度较大
技术工人紧缺则是小微企业面临的另一大困难。据问卷调查,31家样本企业现有技术工人138人,占员工总数的15.6%;技术工人缺口为12人,占用工缺口总数的12.5%。小微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虽然小,但招聘技术工人的难度依然较大。
调查人员发现,小微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两难问题。存在缺工的企业中,71.4%的企业是短期临时性缺工,45.2%的企业是员工主动离职导致缺工。企业招工途径较为单一也是用工不稳定的原因之一,87.1%的企业是通过老员工推荐介绍招聘员工。
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也令小微企业负担加重。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的31家样本企业应付职工薪酬2469万元,同比增长12.4%,人工成本占企业营业成本的41.3%。2016年四季度规模以下服务业问卷调查也显示,在影响营业成本上升的因素中,62.5%的企业认为是劳动力成本。
支持小微企业加速转型
从对小微企业用工状况分析来看,惠州市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员工流失和用工缺口并存等现象较为突出。对此,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建议,市场各方应采取相应措施,引导企业和求职者理性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共同解决企业用工困难。
首先,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搭建平台对接招工和就业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和职业培训、指导、介绍等公共服务。通过专场招聘会、区域劳务对接、校企合作等途径,增强就业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双向联系,为企业招聘牵线搭桥。
同时,要支持小微企业加速转型。一方面,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税力度,通过 “让税提薪”,使企业有能力为员工加薪。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在员工培训、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加速转型成长。
作为企业经营者,则要适度改善员工薪酬福利,建立员工收入与企业绩效联动的正常增长机制。优化劳动合同关系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畅通员工申诉机制。要重视员工培训,规划员工“多通道”职业发展路径,改变员工“过客”心态。
本报记者戴建 通讯员杨宏滨
新闻推荐
惠州至南京贵阳航线昨开通 惠州机场已开通13条航线,平均每两月开通一条航线
乘坐南京至惠州首趟航班的旅客抵达惠州机场。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本报讯(记者戴建通讯员冯惠玲)昨日上午10时,南京市民李先生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