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李箫。《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东江时报》记者张荟婷
日前,东时记者就“文明创建大家谈”话题专访了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李箫。李箫表示,要扎实推进“和美网格”创建工作,打造互联互动、协同共治的工作局面,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常态化;同时,依托数字城管系统扎实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惠州市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作出应有的贡献。
深化网格化管理创建“和美网格”
“新时期的城市管理创新要在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以社区及基层党组织为主导、多元参与共治的城市治理格局,并实现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李箫表示,市城管局于2011年开始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惠城区范围内已全面实现了网格管理全覆盖,辖区范围内的3个执法大队、13个执法队划分为51个网格组,机动类执法队对应辖区管理划分为8个网格组,形成“条块结合”的网格管理体系。
据介绍,“和美网格”是对网格化管理的升级改造,推进城管执法考核“一网通”,推动实现城市管理的常态化,实现人和事和关系和,言美行美生态美,以美的管理和互动,推动社区街区和美化,逐步实现城市和美化。
目前,在前期江北、桥西、西湖、河南岸等4个一线执法队的4个网格组试点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正在推进试点扩面工作,结合西湖创5A工作,现有31个联动网格参与“和美网格”创建工作。经过近10个月的时间,“和美网格”试点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规范了执法行为,增强了办案意识;提升了整体形象,提高了信息化水平;强化了协同共治,提升了管理效果。
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自2016年10月份以来,我局牵头相关部门开展市区户外广告招牌清理整治行动,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分两批对市区的户外广告招牌开展了梳理统计、清理整治工作。”李箫介绍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市区户外广告设置“多、杂、滥”的现状,有效提升城市容貌和城市品位,助力惠州市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市城管局牵头开展市区户外广告招牌清理整治行动。
目前,已基本完成首批31条主要街道户外广告招牌的立案查处工作,并对部分无阻力、易拆的广告牌进行了拆除。据统计,31条主要街道共有户外广告牌367块,需清理拆除274块,市城管局已协调惠城区城管办共组织拆除行动72次,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36块,拆除各类指示牌店铺招牌拆除了567块。其余238块户外广告牌已立案查处。
此外,市城管局还牵头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据介绍,从4月7日至今共开展整治行动32次,出动人员300多人次,检查在建工地58个,发出整改通知15份,立案查处10宗,有效遏制扬尘污染行为。
建数字化城管系统提高执法效能
“惠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于2014年年初开始启动建设。”李箫告诉东时记者,“惠民城管通”便民服务平台已于同年12月1日先行上线运行。共享接入4000多路治安视频,并自建50路路面视频和12路高空?望视频,实现城市主要街道及重点部位高低空相结合的立体三维监管,满足日常视频巡查、督查和应急处置需要。
据了解,今年,市城管局将进一步完善城管智能终端“处置通”的功能及使用规范,推广普及使用,形成常态管理机制,加快视频巡查系统升级改造,完善视频巡查功能,完成首个桥底涵洞视频监控试点 (惠州大桥南引桥与拱北桥交汇处桥底)的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系统专业领域应用,城管执法办案系统于2016年12月全面启用,2017年1月扬尘监控系统完成验收工作。
值得一提的还有,惠州市首创“惠民城管通”便民服务平台,市民只要用手机微信软件登录平台,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将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反映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高效、快速处置,让市民监督更有效。
新闻推荐
反腐案例可通过VR互动式体验 惠城区廉政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
▲参观者可通过VR巨幕影院观看到一个典型的反腐案例。《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香金群通讯员冯雪辉VR巨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