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淑梅(左)和张素梅(右)两位老人在唱粤曲。
在惠州市,有不少长寿老人爱学习,他们的生活健康而快乐。重阳节前夕,《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两位高龄老人。原来,她们长寿的秘诀就藏在生活点滴与为人处世态度中。人物:张素梅(93岁)
遇事不计较,保持好心态
近日,在一场庆生活动中,1924年出生的张素梅唱起了粤曲。虽然年过九旬,但她中气很足,唱得十分有韵味。她唱罢,引来听众热烈掌声。学了10多年粤曲的她笑着说:“唱得不好,还要跟老师你们学习哦!”张素梅待人和蔼可亲,与人交流时喜欢开玩笑,言语中带着点孩童般的小调皮。
张素梅是东莞人,1951年来到惠州,当了30多年小学老师。退休后,她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旅游、打门球、学书法、学中西医保健。“年轻时身体好,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很喜欢打球。年纪大了,不能做太多运动,平时在家就喜欢打扫卫生,看到家里有一点不干净,我都要打扫干净。”
张素梅平时的生活作息很规律,在饮食上,她尊崇老传统——— 粗茶淡饭,吃新鲜蔬果,不吃煎炸、烧烤等食物。不过,张素梅喜欢吃肥猪肉,时不时会吃一点。有时候还会炖鸡补补身体。近年来,张素梅特别喜欢吃菌类,菌类富含营养,后辈也常买各种菌类给她吃。
如今,张素梅的子女生活、事业较忙,特意请人照顾她,保障她的安全。“我有一帮好姐妹,每星期都要聚一两次,喝茶、打牌,很开心。”张素梅说,她长寿的秘诀之一是小事不计较,最主要的是心态要好。
人物:冯淑梅(86岁)
活到老学到老,82岁开始学电脑
“健康长寿最重要的是心境好,天掉下来当被盖。”1931年出生的冯淑梅笑着说。她脸颊泛红,精神很好,但4年前,她曾患上中风,当时入院治疗了1个月。出院后,家人想请人照顾她,但她坚持不要,“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请人就锻炼不了自己啦。”
生病后的冯淑梅特别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她制定了一张生活作息时间表,按照医生的指导,列出每天起床后量血压、服药以及做艾灸的时间等。因为运动不方便,她每天早上6时起床前,都会先躺着做抬脚运动。晚饭后,她就泡脚、用药包敷脚,到了10时30分左右就睡觉。
冯淑梅还跟医生学煲补肾、通经络等功效的汤水。82岁时还学电脑、学打字,目的是为了查阅有关保健、药材使用的知识。年轻人爱玩的电脑游戏,她也玩。“玩消消乐等益智类的游戏,活动大脑,保持头脑清晰,不然脑子就要"生锈"啦。”
冯淑梅是广州人,在惠州生活了60多年,退休前是当会计的。她认为,老人要健康长寿,也要老有所乐。她喜欢织东西,锻炼手部灵活,她穿的袜子就是自己织的,她还给朋友们每人织了一双袜子。她还爱好写作,3年前开始写自传,“已经写到我18岁的事了。”文/图 本报记者陈春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通讯员刘锦韬)昨日上午,由市委老干部局、市体育局、市老龄办主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的惠州市老年人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