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孝老,别忘了对老年人的“精神滋养”。据了解,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退休后38.5%闹心,其中患有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的占3%,时有出现老年人自杀的情况。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谭柏坚表示,当老人出现情绪低落、神情落寞、爱唠叨、行为迟缓等现象时,要及时为他们做心理体检。
老年抑郁症易被慢性病掩盖导致误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的估算,抑郁症老人约占老年人口的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50%,抑郁严重时甚至会有自杀轻生的念头和行为。
64岁的张婆婆有10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一直服药治疗。近段时间以来,张婆婆成天感觉浑身上下都痛,因此闷闷不乐,心情焦躁。到了晚上她整夜难以入睡,感觉身上的疼痛感愈加明显。到医院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抑郁发作。医生给张婆婆开了抗抑郁的药物,并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一段时间后,张婆婆抑郁的状态有了好转,疼痛感也减轻了。
谭柏坚表示,老年抑郁症容易被老年慢性疾病掩盖导致误诊。不少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内科疾患,最初表现不一定是情绪低落,而是头晕、头痛、失眠、心慌、气喘等久治不愈的不适症状。家人若不及早干预,老人的抑郁症将越发严重,导致身心俱疲,甚至出现自残、自伤倾向。
家人应多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
在谭柏坚接触的患者中,有不少老年人因为躯体出现问题,继而产生了心理问题。
何伯今年60多岁,年初发现肺部有问题,经检查是早期肺癌。经过手术治疗和多期的化疗后,医生诊断何伯已基本康复,但要注意定期复查。何伯回家休养后,老是愁眉苦脸,动不动就发脾气,且睡眠不好。他总担心肺癌会复发恶化,每隔几天就要家人带他去做检查。何伯翻看有关肺癌的书,越看越心慌,总觉得胸闷心痛。他到医院反复做检查,却没发现任何问题。医生建议何伯去找精神科方面的医生检查,最后他被诊断为处于焦虑状态,是因躯体疾病引发的一种焦虑。
谭柏坚说,这种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状态,已经影响何伯的社会功能和正常生活,要及时治疗。患者对癌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进行自我调节,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听听音乐等。患者家属也要理解老人的心情,多与老人交流沟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多带他们参加家庭活动,必要时可请心理专家介入治疗。“亲情慰藉对于优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谭柏坚说。
相关链接
重阳节是国家级非遗
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重阳节与老人节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记者朱如丹 陈春惠
新闻推荐
常加班熬夜28岁男子患中风 高血压、糖尿病、少运动、心理压力大等都是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10月29日是第12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卒中”。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接近300万人。我们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