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论坛
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闭幕。据统计,文博会展会期间,到惠州市展区展位参观者达53.6万余人次,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的170个,共有7个项目参加现场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金额281.7亿元。(5月15日《惠州日报》)
文博会,一场跨界的文化盛宴,一个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年会舞台,一年比一年精彩,一年比一年好看。借助文博会平台,创新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实现了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可以以文化为支撑,以市场为平台,以文博会为展示窗口,促进惠州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利用文博会平台资源促进惠州文化产业发展。迄今为止,深圳文博会已经举办了十四届。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文博会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和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依托优越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营商优势,抓住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热点,充分展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成果,推动文化走向世界。文博会,作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阅兵台”,自2004年创办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名气越来越响亮,规模越来越宏大,影响越来越深远,我们不妨充分利用文博会平台资源,结合惠州市文化发展实际,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用好文化优势,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个城市的发展少不了文化产业,文化滋养了城市气质,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撑。一场文化产业竞争正在进行,文化产业正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谁越早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惠州,文化底蕴深厚,从2013年起,惠州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达5%以上,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惠州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引擎。惠州正在加快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是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可以借鉴文博会这样的平台,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文化+”,让惠州传统文化活起来。文博会开设的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新型业态文化异军突起,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融合嫁接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突出了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特别是“文化+科技”,让惠州市罗浮山百草油制作、龙门农民画创作、海龟系列衍生文创产品等传统文化技艺、民族民间工艺活起来、亮起来。同时,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通过文博会这扇窗口和平台,这些民间技艺以及背后的传统文化正走入市场、走出国门,交流更加活跃、更加密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巾 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龚妍)记者近日从市新华书店获悉,本周六下午三点半,著名作家、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将在惠州新华广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