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今年将以更高标准推动河涌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图为河桥水河长陈振孔在巡河。
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曾经是杂草丛生、气味难闻的臭水沟,如今是花木相间、河畅水清的景点。河流、湖库面貌的改变,让好山好水好空气的惠城区颜值更美更靓。自去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惠城区57条河流、72个湖库设立各级河长共227名,实现了“一河一长”,水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对河长制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的理解,以学习促落实,更好履行河长责任,加快推进全区河长制工作,日前,惠城区举办河长制专题学习培训班,约310人参加培训。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1走访
昔日臭水沟正在蝶变成亲水景观
洛塘渠作为西枝江下游右岸一级支流,是大湖溪仓内主河涌,其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新开河右岸,发源于水口蒲埪山,自东北向西南贯穿整个水口,临江水闸排入新开河。洛塘渠全长12.3公里,集雨面积27.4平方公里,是水口街道主要的排洪渠。
记者日前走访洛塘渠发现,这个昔日的臭水沟正在蝶变成亲水景观。原来,惠城区投资7.36亿元进行重点整治,整治工程涵盖11.49公里河道,包括清淤疏浚9万立方米、沿河铺设截污管道18公里等。工程已于2016年3月开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截污管网建设13.6公里,占计划的75.56%;土方回填45.67万立方米,土方开挖63.09万立方米,河底清淤8.95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3.42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51亿元,约占总投资的75%。
未来,徜徉在洛塘渠畔,新建的机动车道、绿道、人行步道、人行桥、交通桥、停车场样样俱全,还有18万平方米景观绿化,建设有时光印记、花溪竹影、水岸翠堤和雅径临芳4个景观节点及沿河景观带等。届时,洛塘渠将彻底“改头换面”。
2举措
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
洛塘渠的蝶变体现了惠城区攻坚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的决心。
从去年起,惠城区健全治理机制,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为常务副组长的惠城区水污染防治协调小组,统筹全区水污染防治及重点河涌整治工作。
同时,全面铺开河长制工作,构建了完善的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区57条河流、72个湖库设立各级河长共227名,实现了“一河一长”。在全市率先印发了《惠城区河长工作手册》,启动了“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持续推进包括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河涌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清理、河砂治理5大重点工程,惠城区河长制工作得到了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上个月,惠城区又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推进会。会上,区委书记、区总河长林利育分别与河南岸街道、三栋镇总河长代表,东江流域汝湖镇、横沥镇的镇级河长代表签订了责任书。区委副书记、区长、区副总河长陈国强在会上传达了市相关会议精神,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会后,多名区级河长纷纷行动,开展巡河工作,督察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
3进展
借力“智慧河长”管理平台解决问题
在本次河长制专题学习培训班上,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小磊以“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培训交流”为主题进行了授课,详细解读了河长制实施的政策和背景、主要做法,并就河长的履职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做好下一步河长制工作进行了交流。
如何操作“广东智慧河长”管理平台?“广东智慧河长”管理平台项目经理周银详细介绍了该平台移动端及PC端的业务功能、操作流程,包括如何利用该平台进行巡河、监督、跟踪督办问题整改等。通过现场的互动解答,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使用该平台为河长制工作带来的便利,通过学好、用好该平台,助力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针对如何将本次培训知识学以致用,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河长制工作,惠城区副区长陈广文在培训班上提出,各级河长要充分运用专家讲授的新知识、新方法,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能力,切实解决河长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4计划
年底完成71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推进河涌及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惠城区采取PPP方式投入约4.33亿元对33条河涌进行整治,目前第一批15条市区中心区河涌正在开展整治。此外,按照省、市、区“清水治污”“南粤水更清”等行动要求,有关镇(街道)每年要整治一条以上污染较重河涌。2017年惠城区共有22条河涌纳入整治任务,全年累计清理河涌水面漂浮物约2386吨、两岸垃圾约1781.49吨。目前,该区12条黑臭水体整治正在推进中。
惠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将以更高标准推动河涌整治、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以水质改善和水生态优化作为整治首要目标,通过“控源截污、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优化”等措施,切实提高河涌整治实效。今年将全面完成12条黑臭水体治理和15条市区中心区河涌整治任务,特别是对直排东江、西枝江、淡水河等重要水体的河涌进行重点整治,确保达标。
此外,为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惠城区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底将完成71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任务。同时大力推进截污管网建设,认真对照今年的任务,落实责任,倒排工期,确保完成40.2公里管网建设任务。打通关键节点,解决好“断头管”“僵尸管”,确保主枝管网衔接顺畅,实现“有管有网”、雨污分流,所有建成1年以上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要提高到80%以上。
在全力抓好面源污染控制方面,完善畜禽养殖业长效监管机制,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同时,狠抓重污染企业关停工作,加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执法监管,严查“小散乱污”企业,对没有履行环评审批的项目或者无牌无证、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该取缔的坚决予以取缔,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严管严控降低工业排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