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第11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在罗浮山举行,参赛选手檀啸惊叹罗浮山的负离子含量之高,他说,清新的空气简直让人沉醉。
惠州的好空气何止罗浮山!作为惠州色彩的主色调之一——“惠州蓝”是惠州市民的骄傲,也引领惠州享誉全国,成为一道烙印在美丽中国版图上的风景。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惠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至2017年,惠州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48,较2013年改善16.9%,优良率94.8%,提升9.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全面达标,其中PM10和PM2.5达到51和29微克/立方米,2014—2017年连续4年实现全面达标,排名稳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十、珠三角前列。
多领域协同推进低碳生态发展
“惠州蓝”的背后,是惠州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即坚持低碳生态发展。
在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惠州坚持以绿色“打底”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坚持“企业进园区、生活进小区”,大力推进2个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和57个工业集中区扩容提质增效;对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博罗汽车产业园等6个现有产业园区实施低碳化改造,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惠州还编制出台以低碳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系列规划,如《惠州市低碳生态规划(2014—2030年)》提出构建森林生态网络,增强碳汇能力,争取到2020年和2030年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62%、62.5%;如《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低碳生态专项规划(2014—2030年)》进一步明确环大亚湾新区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比例为59.33%,以保护生态系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为保障落实,惠州以基本生态控制线管控为主要内容,采用地方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生态控制线管理办法,确立生态控制线的法律地位,纳入生态保护的整体制度框架。
近10年以每年10%速度淘汰落后产业
对爱护环境就像呵护自己眼睛一样的惠州来说,“惠州蓝”是与环境污染对抗的胜利战果。
惠州实施“蓝天行动”,狠抓工地及道路扬尘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移动源污染防治、露天焚烧管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管综合整治、工业废气治理提标升级、强化露天焚烧、烧烤管理等,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监测监控体系等。
近年来,惠州大力优化产能结构,淘汰落后小火电、小水泥、小钢铁等落后产能;不断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推行实施集中供热,全面实施火电厂、水泥厂、工业锅炉等工业污染源烟粉尘治理、高效脱硫除尘、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烟气脱硝改造,工业废气治理成效显著。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惠州建设项目环保否决率均在10%以上。近10年,惠州以每年10%的速度淘汰落后产业。
惠州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天然气发电等产生的洁净电力被输送到千家万户;石化企业废气回收提纯生产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已广泛应用于碳酸饮料、食品加工和保鲜、舞台喷雾等领域。
建立蓝天保卫战“1+20”作战方案体系
从源头防控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管控,今年初,惠州提出打好蓝天保卫战,建立蓝天保卫战“1+20”作战方案体系,为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保障。
《惠州市2018年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包含44项工作任务、18项重点项目、六大保障措施,推动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优化调整,强化工业、移动、面源三大污染源管理,整治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全力保卫惠州蓝天。
其中,加强面源治理是蓝天保卫战的重要内容。为此,惠州将持续开展建筑工地及泥头车扬尘污染专项行动,建立项目清单,督促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防尘措施,强化密闭化运输、道路保洁、裸露土地覆盖等措施,有效抑制扬尘污染。开展露天烧烤、餐饮油烟、露天焚烧、机动车尾气等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排污。
同时,建立污染攻坚战指挥部,统筹指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持周研判、月调度、季汇报的工作制度,及时研判空气质量形势,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强化督查督办及考核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通讯员惠环宣
新闻推荐
关于惠州市大亚湾中心北区ZXB09-04-11地块容积率调整的公示
惠湾住建公示[2018]13号为推动我区房地产项目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局组织编制了“惠州市大亚湾中心北区ZXB09-04-11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