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闻 惠城新闻 惠阳新闻 博罗新闻 龙门新闻 惠东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惠州新闻 > 正文

赏析葛洪《题洗药池》诗 作者:李硕洪

来源:东江时报 2018-09-16 17:05   http://www.kcqsx.com/


葛洪,东晋医药学家,曾长久隐居罗浮山为民治病。在这里他写出了《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他还是最早写罗浮山名胜的诗人

葛洪留下的诗篇不多,今天我们重温他写罗浮山的诗,虽然过去了1700年,但管中窥豹,仍能窥探到诗里的道家氤氲之气和艺术特色。

我从惠州市政协2017年编的惠州历史文化丛书之《惠州诗词选编》看到,第一首就是葛洪的 《题洗药池》:“阴洞冷冷,风佩清清。仙居永劫,花木长荣。”

读着它,一个如此清爽的优美环境呈现于眼前,夏风徐来清响于耳畔,让你不得不由衷感叹:那朱明洞透出的阴凉风儿,如环佩发出的清清幽幽声音。这儿花团锦簇、古树荣茂。

这里只有 “永劫”一词稍作解释:劫,动词,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劫”是梵语“劫波”的音略。劫是不能用年数来计算的漫长时间概念。永劫,是永久、永远之意。

从形式看,这首诗是四言诗。中国诗歌的源头——— 《诗经》多为四言诗,到东晋时,虽更好表达诗意的五言诗多起来了,但四言诗仍较多。如与葛洪同时代的永和九年(358)暮春,就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2人,聚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流觞饮酒,即兴赋诗,后汇编成《兰亭集》。诗集共37首诗,其中五言诗23首,四言诗14首,可见,四言诗当时还是很流行的。

从《诗经》四言诗看,它偏于短促,但四言二拍的韵味是和谐的,加上它在修辞上常常加以变换,如采用设问句、问答句、排比句、感叹句等,使之不再感到单调局促,并无形中扩大它的容量。当然,晋宋后,四言诗逐渐被更自由的五言诗取代。品鉴这首葛洪的《题洗药池》,我们仍被其艺术特色所感染。

东晋山水诗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纪游性山水诗,一是杂糅玄理玄趣的山水诗。从葛洪这首诗看,应归于纪游性山水诗。

品味葛洪《题洗药池》,可体会出它的艺术特色表现:

1.诗境的营造富有明显空间实感。

东晋山水诗反映当时玄学探究悠远玄妙的宇宙意识在文学创作上的体现。从这首诗看,葛洪的山水诗是与他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分不开的。“阴洞冷冷”对“风佩清清”是很注意对偶修辞的。因为通过这一对偶修辞,能营造鲜明的空间实感。

2.诗中之景,与抒情相处娴熟。

这首诗中前两句是描景,自然而然引出“仙居永劫”感叹,又在最后用“花木长荣”来作结,既能给人循环往复之韵味,又使情景交融,余音袅袅。而这里面道家的“崇尚自然、与天地合而为一”的核心思想,也在这首诗中表露无遗。

而再看这首诗的题目《题洗药池》,我们对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更加明白。因为葛洪“非求驾鹤仙天境,实为医人胜水隈。脱去紫袍亲大众,赢来青史列英才。”他悬壶济世为民众,在罗浮山广大区域,至今流传着许多有关他救死扶伤的民间传说。既然这篇是《题洗药池》,诗中的“花木长荣”不就是对他采药环境的描写吗?初看好似这首诗只生动描写了洗药池周边的景色。但细读、品味全篇,便能把作者对洗药池环境的厚爱、对洗药池挚爱的深层原因悟会出来。

葛洪这首诗,放在晋宋时期来看,它的历史地位应是不低的。因为与同时代的永和九年《兰亭集》诗相比,它是四言向五言诗过渡的产物。从咏唱的内容上看,它与后来的谢灵运、鲍照、谢眺,及东晋的山水诗来对照,它不同于后来越来越浓地向玄理为主的山水诗转变的情况,它是东晋直至以后山水诗承前启后的产物。当然,如果有更多葛洪的诗以供品读,我们会更深切体会他写作的艺术特色。

新闻推荐

市教育局下发防台风通知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周春通讯员/吴祖响)为了做好台风“山竹”的防御工作,12日,惠州市教育局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会议。惠州市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赏析葛洪《题洗药池》诗 作者:李硕洪)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