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志愿服务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
在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即将到来之际,12月3日,惠东县文明办、团县委联合举办2018年“中国梦·志愿美”惠东县志愿服务培训班,邀请省、市、县志愿服务有关专家授课,来自全县各镇(街道、度假区)、县直及驻惠东单位、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等近600人接受了培训。
推动特色志愿服务事业创新
会上,惠东县文明办负责人强调,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项大有可为的社会工程、民生工程、德治工程。他要求:一是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转换学习角色,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努力把惠东县志愿服务做大做强;二是要学习好贯彻好《志愿服务条例,宣传好发挥好《条例》的法治引领、规范、促进作用,推进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向科学化、法治化发展;三是要深刻认识开展志愿服务培训的意义,通过培训形成新的共识,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不断推动全县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制度化创新。
学员学习到志愿服务“干货”
培训中,广州志愿者学院副院长涂敏霞教授从明确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地位、确立志愿服务运行规则、提升志愿服务整体水平等方面解读《志愿服务条例》,并结合实际操作逐条进行详细解说,帮助志愿者深刻认识《志愿服务条例》实施的重大意义,全面了解和掌握《志愿服务条例》的基本内容。
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文雄志围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对志愿者注册、项目发布、时长记录等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操作示范。惠东县礼仪协会会长周文芳以志愿者文明礼仪为授课内容进行礼仪培训,对志愿者仪容仪表、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示范讲解。接受培训的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学到了很多志愿服务的“干货”,下来会进一步加强学习、领悟运用、举一反三,把自身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做强。
志愿服务已成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抓手
据悉,今年12月是《志愿服务条例》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惠东县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志愿组织共有683个,注册志愿者逾9万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1.9万次,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超过270万小时。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惠东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亮点之一,志愿服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县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透露,惠东县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新闻推荐
多交流多沟通多微笑 不拒绝不推诿不拖拉 惠东交警陈光明心里有群众、执法有妙招
上下班高峰时段,陈光明在重点值守路段指挥交通。本报记者付巨晗通讯员袁隽豪黄辉延摄人物档案陈光明,男,1973年3月生,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