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由于涉及产品加工生产的工序和使用机器设备等,很多企业难免会发生工伤事故。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珠三角有近七成的企业发生过工伤事故,仅每年发生在珠三角的断指事故就多达3万宗。事故多集中发生在五金、制造企业。
对于因工伤产生的经济补偿,只要不是职工醉酒、自残自杀或故意犯罪产生的,在处理事故时不会考虑劳动者的过错。也就是说,工伤事故的发生虽然是因为职工疏忽大意而产生的,但企业仍要对工伤职工进行经济补偿。因此,企业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关系到企业能否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可避免职工受到工伤伤害。
对此,应加强“人-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生产只有在安全管理和具体作业中,始终将人、机、环境、管理诸要素置于严格控制下,才能防止和及时消除不安全状态,防止和减少事故。
具体来说,对“人”,重在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素质和应变能力,减少或避免不安全行为发生;对“机”,重在防止和消除机(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安全隐患,满足工厂安全生产的要求;对“环境”,重在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必要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厂风,全体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管理”上,重在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并保证切实执行、有效落实。
只有在安全管理和具体作业中,始终将人、机、环境、管理诸要素置于严格控制下,防止和及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和及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别是保证不使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出现,才能有效防止不幸事故的发生。
另外,除了关键性作业和较大规模作业外,常常需要员工单独作业。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企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小心谨慎、安全操作,也是预防工伤事故的有效方法。
在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应做到工作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安全,工作中要讲安全,生活中也要注意安全。比如:员工在日常活动中也要注意检查自己的行为动作,注意检查周围环境;无论在工厂工作,还是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否则,就容易发生碰头碰脚、滑倒跌伤、坠落摔伤、触电、轧伤等事故。当前,为防止这一类事故的发生,企业工厂务必强化实行规范化管理,安全警示标识齐全、醒目。
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惠州市应急管理局 宣
新闻推荐
第三届“法律伴我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暨“安康杯”法律知识竞赛举行 线上线下比拼法律知识
惠州日报讯(记者林丽娟魏怡兰通讯员古观连)11月30日,2019年仲恺高新区第三届“法律伴我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暨“安康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