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大亚湾区公安局按照市公安局党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一村(居)一警”工作,切实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有序组织推进、推动先行先试、融入科技元素、压实社区警务、撬动群防力量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按照市公安局党委“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要求,大亚湾区公安局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人口密度较大的桥东社区,位于临界区域、流动人口多、出租屋密集、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新畲村和“三小场所”密集、日均人流量较大的东联村等3个村(居)委会作为示范点,经过精心组织培育,初步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村(居)一警”工作模式。
如今,3个示范点各有特色,已初步取得成效。
◎桥东社区
“微信警务室”实现警民零距离沟通
在大亚湾区澳头街道桥东社区有个“微信警务室”,驻居民警可以在这里实时与群众“零距离”交流沟通,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小问题在线解决,大问题当面调解,有效避免了各类矛盾升级。
桥东社区是大亚湾区公安局澳头派出所辖下的老城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有7000余人,密度较大。今年3月11日,澳头派出所选派民警邓淦培、万绍龙,辅警吕达、彭俊文作为驻居民警。驻居民警到位后即把“一村(居)一警”工作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微信及时性、互动性、可视性等特点,创建了“微信警务室”,形成了微宣传、微服务、微调解“三微工作法”。同时,还通过引入律师进村担任“法制副主任”,参与化解群众矛盾纠纷,通过律师的法律宣传,培养群众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识,基本实现了“小纠纷现场解决、大矛盾协商处理、矛盾纠纷不出村”的目标。
与此同时,驻居民警通过与居委会干部的紧密合作,每周下驻村(居)点4次,走访居民,挨家挨户派发驻村(居)民警、辅警联系名片,制作“扫黑除恶”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建立微信群。向辖区群众宣传法律法规、防范电信诈骗及消防安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惠州公安APP、“粤省事”等微信小程序帮助群众办理居住证、开具无犯罪证明等,并及时调处化解了16起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
今年3月至11月,桥东社区发生治安警情14宗,刑事警情11宗,可防性治安刑事警情下降66%,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新畲村
驻村民警为群众办好事33件
而西区街道新畲村驻村民警罗见福、辅警张林泉、叶凯、温高林与“村两委”干部紧密联系,深入群众,走街入户,听民意、聚民心,警民关系融洽。驻村以来为群众办好事33件。
新畲村驻村民警对发现和掌握的矛盾纠纷认真梳理,坚持抓早、化小,直到矛盾纠纷彻底解决,杜绝因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或不得当而发生影响村内稳定的事件。同时,建立矛盾隐患动态清零,广泛协调应用“两级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三级矛盾隐患协调化解工作流程,驻村民警将收集到的无法化解的矛盾隐患,及时上报到派出所、区公安局,不属于公安机关负责的矛盾纠纷通过“两级联席会议”制度流转至同级相关政府部门,确保矛盾隐患化解有出口、不积压,并及时介入协调治安案件、劳资纠纷、家庭纠纷等,将不稳定因素在村内解决。驻村民警通过矛盾纠纷的化解,与村民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提高了村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可度。
驻村民警还充分利用移动警务终端,对辖区出租屋、流动人口实现智慧管控。驻村民警通过掌上手机对辖区出租屋的入住人员进行实时管控,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实现对流动人员的有效管控。真正做到了对辖区出租屋、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防得紧,控得住”。
自开展“一村(居)一警”工作以来,新畲村仅发生刑事治安警情1宗,比去年同期的9宗下降80%。
◎东联村
驻村民警助推“智慧村居天网工程”落地
西区街道东联村驻村民警罗显伟、辅警薛景龙上任后,积极向村委会干部、村民推动“智慧村居天网工程”构建,将原来零散的社会视频整合到村委会,从而实现了辖区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并且对技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东联村治安防范水平,为打造“智慧村居”提供了样板。同时通过加大视频应用力度,做到有案现行打击,有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有安全隐患及时排查。
驻村民警经过实地调研,将原来人员数量少、队伍精神面貌差、巡防效能低的联防队,进行多次培训指导,如今联防队员增加到23人并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防,巡防效能得到极大提升。自开展“一村(居)一警”工作以来,东联村仅发生刑事治安警情6宗,比去年同期15宗下降60%。全村新增和改造摄像头500个。
◎全区
驻村(居)警力累计协破案件96起
大亚湾区共有39个村(居),自开展“一村(居)一警”工作以来,驻村(居)警力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89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16起,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282条,排查消除安全隐患526个,摸排各类案件违法犯罪线索192条,协破案件96起。
大亚湾区公安局党委班子坚持“内挖潜力、外学经验”,组织班子成员分头对39个村(居),全面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挖掘优势资源、查找问题不足;与此同时,组队赴浙江诸暨市枫桥派出所、杭州市下城区长庆派出所、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派出所、嘉兴市南湖区七星派出所等4个“一村(居)一警”先进示范单位考察学习。在参观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全区公安机关各单位“一把手”开展了专题研讨会,不断提高驻村民(辅)警的思想认识,为“一村(居)一警”工作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定的思想根基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在“一村(居)一警”机制推进过程中,该局还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创新,实行驻村(居)民警“AB角”制,在每个所由所长牵头下建立联勤协作,合理搭配新老民警,用各自的业务特长弥补彼此的弱点,着力弥补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老民警信息化水平不高、新入警同志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短板,优势互补,强化合作联动,发挥新老民警间“1+1>2”的效能。
◎推广
驻村(居)民警指导组建巡防队伍38个
除培育东联村“智慧村居天网工程”试点外,大亚湾区公安局还结合“压警情、控发案”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派出所结合“一村(居)一警”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视频安装的动员力度,有效拓展监控覆盖面,缩减盲区。截至目前,共动员辖区工厂、企业、场所、小区等重点位置新增视频监控点近600个。
驻村(居)民警还根据“大防控”工作要求和“一村(居)一警”工作职责,结合辖区学校、老旧小区、行业场所等不同地域特点,积极整合联防队员、党员干部和社工的力量,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社区日常巡逻和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指导组建村(居)巡防队伍38个。
惠州日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袁隽豪 江婷
新闻推荐
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昨发布 TCL入围中国品牌发展 (企业)指数100榜单
惠州日报讯(记者周觅)昨日,由人民日报社发起并编制的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首次全面应用大数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