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也是推动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重要资源,要加强对本土人文历史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并活化利用,不断提升惠州文化软实力。”谈起文化遗产话题,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博物馆副馆长侯娟感触很深。这些年来,她一直立足本职,积极履职尽责。
走在乡村田野与盐工交朋友,踏遍惠州古村落开展文物调研……侯娟作为惠州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自2013年进入惠州市博物馆以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为推进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地方历史文化特色项目《惠州盐工口述史》的研究,侯娟奔赴惠东县10余个村庄进行调查,访谈盐工19位,整理口述资料近15万字。
今年10月,博罗冲虚古观、龙门鹤湖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喜讯让参与相关资料整理报送工作的侯娟十分兴奋。“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惠州作为大湾区的一员,更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助力人文湾区建设。”
侯娟在调研中发现,惠州市乡村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文化内涵不足,景点分散、线路单一,以及古建筑空置率高、缺乏活力等问题。为此,她于今年初提交了政协提案《关于丰富惠州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建议》。
在提案中,侯娟建议重视村史村情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展示,借鉴、利用和深化已有的南粤古驿道游线,进一步设计惠州海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多种游线,还建议加强对乡村古建筑的活化利用。
提案“小切口”,聚焦“大民生”。在即将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侯娟准备撰写一个与文化旅游配套设施相关的提案。如在东坡祠、丰渚园等景点周边调整增设公交站、设立红色人行横道线等,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环境。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成
新闻推荐
惠州市开展岁末年初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8天查处交通违法5300余宗
惠州日报讯(记者杨熠通讯员邓闽榕)为全力做好岁末年初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惠州市日前启动了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