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在中国民间,“麟儿”是一个吉祥的词语,指颖异的孩子。创办于2005年9月的惠州市李瑞麟小学是由爱国企业家、香港镇安集团董事长李逢乐先生无偿捐资,以其父亲名字命名,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建设的公办完全小学。办学十余载来,始终围绕“争一流,创名校,出特色”的办学目标,立足“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追求一流育人环境、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管理成效,逐渐形成了“经典诵读、体育强魄、书法育人、高效课堂、教研互动、科技创新”六大办学亮点,走出一条坚实的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充满活力,学子向阳而行。
优化环境搭建平台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多年来,惠州市李瑞麟小学本着“做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秉承“砺志图强,笃学求真”的校训,以“敬业爱生,博学善教”为教风,以“乐学合作,善思践行”为学风,学校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发扬“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抓好德育基础常规。
为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该校增设宣传窗口和渠道,美化了校园墙壁、走廊;办好了板报、橱窗、画廊及班级图书角、文化角等,真正做到了让“草木传情、墙壁说话”。学校环境布置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学校的品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德育实践中,该校逐步形成了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体育艺术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等五大系列教育活动。德育工作中,惠州市李瑞麟小学做实细节,创设展示平台,以活动育人,定下小目标,细化评价体系,一步一个脚印,逐项完善,多渠道正面宣传,发挥德育最大功能。
多年来,市李瑞麟小学营造出了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学子表现出众,涌现出了以获得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称号的黄梓萌为代表的优秀学子,还有众多学子获得“美德少年”、“气质学子”等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平安校园、惠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惠州市“书香校园”、惠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教学示范基地、惠城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惠城区“三全”育人示范校、惠城区“德育示范校”、惠城区“文明校园”、惠城区“依法治校示范校”、惠城区“平安校园”、惠城区教学质量评估优秀等级学校、惠城区小学英语PRT项目优秀示范学校等称号。
体育铸就学子七彩梦
艺术教学展师生风采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市李瑞麟小学形成了以强健体魄为基点,以全员参与为特征,以快乐兴趣为出发点,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特色。学校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家校联动、多方借力,丰富学生的学力,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学校重点打造以体育、艺术为特色的学校品牌,以特色品牌铸学校文化,为培养具有艺术情操和人文情怀并兼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的同时,学校把课堂教学与体育俱乐部社团活动相融合,开设了围棋、田径、羽毛球、篮球、拉丁舞、乒乓球等课程。学校每年举办全校性的“绳韵飞扬”运动会、“体育节”,给孩子们搭建了阳光向上的成长平台。近五年来,该校各种体育竞技比赛学生共获得区级以上奖项450多项,集体奖项40多项。
从音乐欣赏到歌唱教学,从舞蹈到口风琴合奏,从素描到水彩,从剪纸到编织……走进市李瑞麟小学的艺术课堂,你会被各种精彩纷呈的内容所吸引。
校园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六一”我行我秀、元旦文艺展演……师生在各类艺术比赛中捷报频传,自行创编的优秀童谣在惠州电视台录播,孩子们尽情展现活力、阳光、自信、多元的一面。
翰墨飘香润心灵
书香氤氲满校园
“四点一线定位执笔法”、“二八六健康定位坐姿法”……每到周四早晨,市李瑞麟小学的学生就集体重温这些书法口诀。30分钟硬笔字练习,已经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翰墨飘香润心灵!每年一次的“瑞麟杯”书法比赛全校参与,精彩不断;书法长廊中,硬笔、毛笔书法作品充分展示了瑞麟学子持之以恒练习书法的成果。规范字书写比赛、广东省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参赛选手屡获殊荣。学校也被定为“惠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教学实践基地”,被评为“惠州市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同时,市李瑞麟小学还以“书香班级”为突破口,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书香班级”评比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开学初由教务处组织各年级语文教师推荐本年级本学期的十本必读书目。各班发扬资源共享的合作精神,学生捐好书充实本班的图书角,选好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各班的图书管理公约。各班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务处下发的《课外阅读记录本》,家长签名。
每天中午2:10至2:40为市李瑞麟小学“静悄悄午读”时间,学校安排值日教师每天检查各班的阅读情况并评分。期末各年级语文教师交叉检查各班的《国学》诵读情况并进行评分。期末教务处根据对各年级的图书角、课外阅读记录表、“静悄悄午读”、经典诵读等情况的检查进行综合评分,从而选出每个年级的前三名为“书香班级”。
此外,校园内因地制宜设置了六个精美实用的开放式“诚信书吧”,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了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由于创建书香校园的成效显著,学校于2017年被评为惠州市“书香校园”。
高效课堂助改革
教学质量稳提升
教学是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该校制定并实施“123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即:一年熟悉课堂、两年形成个人专长、三年能挑大梁。
学校还采用新老结对的方式,老教师们无私地“传经送宝”,青年教师们虚心接受意见;青年教师赛讲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科组内的研讨课、都聚焦课堂教学,立足于真实情境。
该校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课题研究尽量以小课题为主,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校级的微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地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困惑,实现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
每两周一次规定时间和地点的科组集体教研活动,以及各科组内不定期的小型研讨,是老师们备好课上好课的保障。学校根据“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这一努力方向,选定研修主题,老师们先后上研讨课、示范课,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次听课、评课、反思、总结和提升的过程,老师们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科组也在这样的校本研修过程中逐步历练,最终成为一个个优秀的学习型科组。近两年,全校已结题市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立项3项,区立项课题立项1项,正申报3项区级课题。
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除了邀请名师进行高效课堂专题讲座外,还组织教师到全国各地名校去学习观摩,大胆尝试高效课堂改革。该校每学期落实好教师“三个一”工程,即上好一节有效教学汇报课、写一篇有效教学论文、提供一个优质教学案例。以“五课”(即科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和新教师汇报课)为引领,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据统计,该校两年来教师论文获奖53人次,参加教学比赛获奖30人次。
要想让学生成为主体,由被动变主动,首先要变的还是教师。市李瑞麟小学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们在课前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进行严密的备课,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回归学生。大家还会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主导学生。学校还通过集体备课、领导听课等方式牢牢做实教学过程、紧紧抓住关键环节。
据介绍,该校严抓对单元测试以及对期末考试的评价统计。主管教学的行政要对单元测试进行质量监控,根据单元检测分析情况(纵向、横向对比),找出学生学习的不足,找出原因,召开科组长会议,讨论制定帮扶方案,关注个体差异,进行重点辅导。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不放弃学习困难生,在各学科上力求“人人过关”。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孩子们进行作业的订正检查、查漏补缺。
家长进课堂
协同育人成效大
每位家长身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了构建社会共育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市李瑞麟小学创设了“家长大讲堂”这个家校共育平台,家长们作为志愿者进入学校,以教育者的身份用他们的兴趣、特长、人格、行为等去影响孩子,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知识,完善孩子的性格,促进家长和教师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市李瑞麟小学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邀请具有相关专业水平或专职工作的家长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比如:一(2)班的一位家长为一年级师生讲了《来自星星的孩子》的专题讲座;二(6)班的一位家长为二年级学生宣讲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三(5)班的一位律师家长为三、四年级学生开了两节《法律与纪律》的专题讲座;五(3)班一位家长为五、六年级学生讲了一节《少年儿童口腔保健》的课;五(4)班的一位家长邀请了警官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宣讲了《预防毒品》的专题知识讲座......
在家长课堂上,家长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虽然他们不是专业教师,但是讲起课来有趣有味。比如有个班的家长喜欢骑车,他直接把一辆自行车挂在黑板上,带孩子们详细认识自行车,进而讲到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家长大讲堂”充分利用了家长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家长和老师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家长与学校的有效连接,让家长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协作者与支持者,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个举措深受广大家长的赞誉和师生的欢迎。
“这些家长志愿者就像一道萤火之光,温暖着师生,也感染着更多家长加入家校共育的平台中来。”市李瑞麟小学校长李文静说,让她感动的还有学校大批护学岗的家长志愿者们,他们风雨无阻不求回报地保障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有些家长志愿者平时工作非常忙,但越到异常天气时,越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去年老师们想着护学岗的家长们奉献一年太辛苦,就做了一些新年的挂饰想送给家长们表达感谢之意,结果很多家长都不去拿。他们觉得为学校、为孩子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家校通力合作,孩子们的成长道路才能更宽更顺。
缔结姐妹学校
惠港交流开新篇
香港教育亚洲领先,其国际化的教育特点、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体系,吸引着内地学生。2017年7月,在李逢乐先生、香港惠州同乡会理事长朱建清先生的力促下,在惠州市外侨事务局、惠城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市李瑞麟小学和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结成姐妹学校,双方签署了《缔结姐妹学校协议书》。在此后的日子里,两所学校在教学、管理、德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互相交流,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结对后的12月,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师生一行44人就来到市李瑞麟小学,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期间市李瑞麟小学学子向香港小伙伴展示了京剧、拉丁舞、歌伴舞、诗朗诵等精彩节目。两校学子以结对的方式相互交流,大家握手认识,还互赠礼物。学子们手牵手走进课堂,一起体验新颖多彩的学科课堂。他们在课堂中既动脑筋又动手,边学边玩,碰撞出许多智慧的火花。
为了让香港师生更全面地了解市李瑞麟小学的办学精髓和特色,两地学子还一起上了书法课,体验毛笔字的奥妙与乐趣。当时市李瑞麟小学正在举办一年一届的“瑞麟杯”书法比赛,由于香港学子的到访,比赛也迎来了新的选手,香港孩子们加入到硬笔书法比赛中,一笔一划写好中国字。在两校的教学交流活动中,香港老师也为市李瑞麟小学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的体育课,香港老师组织有序的小组学习方法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的理念,让该校教师受益匪浅。
2018年3月,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师生一行46人再次来到市李瑞麟小学,此次交流的重头戏,是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的老师给市李瑞麟小学带来Mbot和Micro bit两节教学展示课。市李瑞麟小学的孩子们首次使用ipad辅助课堂学习,学习指挥遥控车、设计电路板……两校学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增进友谊。
除了香港师生到访惠州,市李瑞麟小学的师生也会到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进行交流活动,比如带学生去香港参加研学营、带老师去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等。
今年10月12日,2019年粤港澳姐妹学校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惠州)活动在惠州举行。市李瑞麟小学学子和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学子共同创作演绎的《我们在一起》获得第二名。
这是一个惠港两地学子同台展示的活动,主办方规定最多30人参加。想着机会难得,市李瑞麟小学和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分别挑选了15名学子参加。学校非常重视这次活动,动员学校家长写朗诵稿,经过数次加工后,写出了歌颂惠港两地亲密关系的作品《我们在一起》,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工匠精神等热词都在稿件中呈现。为了让比赛效果更好,学校还邀请专业人士谱写了原创背景音乐。
由于分处两地,前期排练工作非常不方便,两地师生做了大量工作。市李瑞麟小学的学子排好节目后拍成视频,香港学子对着视频排练,虽然这个节目最终两校只合练过一次,但却因为内容正能量、展示形式新颖等获得第二名。
李文静介绍,和香港元朗朗屏邨惠州学校缔结姐妹学校后,双方已经开展了涵盖教师、学生的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交流,接下来如果条件许可,两校还会继续深入交流,不断提升交流的内涵和实效。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邱春花
新闻推荐
惠州市第一小学 经典诵读浸润儒雅学子 “三礼四节”弘扬传统文化
市第一小学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加强学校教育氛围。“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成为市第一小学特色教育。源远流长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