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南昆山、丰渚园、丰湖书院、荔浦风清……这些美丽的惠州风光流淌在市民曾平的笔尖,构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钢笔画。从一个钢笔画的门外汉,到成为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曾平10年来一直孜孜以求,把精力倾注在钢笔画上。今年,曾平出版了他的钢笔画集《钢笔生画》,把多年来画的惠州美景尽收其中。惠州风景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他希望能用钢笔画来展现惠州的风情古韵,宣传惠州。
与画结缘
带着速写本散步
无意间进入钢笔画世界
曾平说他从小就对绘画情有独钟,而与钢笔画的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个时候,曾平在惠州日报社上班。有一天,他带着速写本到飞鹅岭散步,看到风光秀美,忍不住画下了览胜亭。“当时报社的美工看到我的画后说,你画的是钢笔画,如果深入学习,说不定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曾平第一次听说钢笔画这个画种。
后来,曾平参加全市干部职工“庆七一,迎回归”书画大赛,画了4幅反映惠州风光的钢笔画投稿。评委看了之后,觉得画得很不错,给了他特等奖。这大大增强了曾平画钢笔画的信心。
辛勤耕耘
从业余到专业
画作多次入选全国钢笔画展
近10年来,曾平把绘画的重心放到了钢笔画上。“以前还要上班,现在退休了,每天我的时间几乎都用来画钢笔画。”曾平说。
2011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曾平在网上搜索钢笔画时发现了中国钢笔画联盟这个组织。当年11月刚好有全国第五届钢笔画比赛,曾平决定参加比赛。从7月至11月,短短4个月里,曾平走遍惠州大街小巷选景。最终,他选取水东街一景为作画内容,画题为“老街古韵”,先勾勒整体,再加工刻画每一个细节。他共发了3幅作品投稿,几天后大赛组委会通知他,“老街古韵的作品入选”。
当年11月,曾平一人去了浙江温州参加本次比赛的钢笔画展览。这次的经历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知道了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展览上,曾平虚心向其他专业画家讨教,也认识了不少良师益友,收获颇丰。“钢笔的画法,用什么颜料,如何喷胶,这些都是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李渝基老师教会我的。”回到惠州后,曾平有足足半年之久不敢拿起钢笔绘画,而是如饥似渴地“恶补”钢笔画专业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他的钢笔画作品《佳讯》在湖南“湘西剿匪胜利60周年新钢笔画展”上展出,受到好评。2013年,第六届全国钢笔画展在天津举行,曾平以妻子为原型创作的钢笔画作品《迷彩晨韵》获得了优秀奖。之后,陆陆续续有不少钢笔画作品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他的钢笔画朴实、自然、阳光,给人以亲切的感受。”中国钢笔画联盟主席李渝基这样评价曾平。如今,曾平成为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
渐入佳境
对画作精雕细刻
出版钢笔画集《钢笔生画》
今年上半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曾平的钢笔画集《钢笔生画》。在这本画集里,收录了他10年来创作的钢笔画作品,有惠州风光、家乡风景、人物风采、花影风物等,这是他10年耕耘的心血结晶。在“惠州风光”里,惠州西湖、罗浮山、水东街、丰湖书院……这些景致皆融入了浓浓的诗意。其中有一幅《古城老树》,描绘的是市区长寿路上的一棵古树,古树肌理清晰可见,宛若就在眼前。
这本钢笔画集里还有一幅《梨花带雨醉千秋》,是传统戏曲京剧人物画,“这幅画是使用6尺宣纸画的,裱起来比一个人还高。”曾平告诉记者,为了画好人物凤冠上面的珠子,让数十个珠子看起来一模一样,他思考了好久,最后找来了矿泉水瓶盖,一个一个地照着画上去,这幅人物画,他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才完成。《西湖览胜图》则是8尺宣纸,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
未来计划
举办钢笔画展览
描绘宣传惠州
多年来,曾平走访乡村、城市,而他最喜爱的还是描绘惠州的美,他说,惠州有东坡遗迹、老城古村、民俗风情、江河湖海,有太多的素材可以入画。“我生活在这里,热爱这座城市,希望用手中的钢笔好好地描绘惠州,宣传惠州。”
接下来,曾平想以“钢笔画惠州”为主题,举办一场钢笔画展览,把展现惠州风情古韵的钢笔画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人通过不一样的方式了解这座千年古城。同时想与市文化旅游部门合作,出版一套专门宣传惠州景点风光的明信片,以及一本推介惠州历史文化的钢笔画小册子。同时,他也想尽自己的力量传播和推广钢笔画,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惠州日报记者宫晓磊
新闻推荐
启动建设1号公路,打造大湾区连接粤东粤北枢纽门户 惠州“丰”字交通对接广深港莞河汕
南方日报讯(记者/周欢)惠州与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以及香港等城市的交通联系将更紧密。28日,惠州市“丰”字交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