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警醒,警醒我们调整看待生命的角度,改变我们与自然共处的方式,转变我们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的文明素养,守护我们的身心健康,用文明滋养的心灵,筑牢身心健康的根基。
始于心,践于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总体战,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离不开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进一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践行文明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助力疫情防控,争做一流城市文明市民,本报即日起推出“文明始于心 健康始于行”栏目,敬请垂注。
近期一些单位和工厂已经陆续复工。员工下班回到家,最担心的就是把外面的病毒带回家中,给家人的健康带来威胁。那么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避免把病毒带回家?专家指出,要注意行头和自身卫生,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
进门先洗手再脱口罩
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市民出门都自觉戴起了口罩。那么下班或外出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摘口罩。
怎么处理口罩,病毒才没有可乘之机?市健康教育所所长周思东指出,脱一次性的外科医用口罩前,要先洗手,然后解开下面的系带,“这时注意双手尽量减少触碰口罩的污染面”,然后解开上系带或将口罩从头上直接摘脱。
挂耳式一次性口罩的摘脱相对更简单,洗手后,首先把头偏向一侧,用一只手将一侧系带解开,然后顺着将另一侧系带解下,同样要注意双手尽量减少触碰口罩的污染面,并将口罩就近丢弃在废物桶里,最好再对口罩喷洒75%浓度的酒精。
进门先更换鞋子,注意外出鞋与室内鞋明确分区放置,穿不同区域的鞋,行走不同的区域,尽可能避免重叠。换鞋后放下包,脱下穿在外面的上衣或外套、脱下最外层长裤,直接用衣架晾在阳台通风处,最好还能有光照。
外出衣物不要和家居服混合放
外出衣物尽量不要和家里的家居服混合放。周思东指出,如果外出的行头没碰过可疑物品,一般的晾晒即可。如果碰过可疑物品,应进行消毒。建议特殊时期,我们穿戴的衣物、书包,都尽量选择耐洗和不怕消毒剂的。
消毒时,可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含氯消毒粉、含氯泡腾片等有效消毒产品,对脱下来的衣物进行消毒。
一般来说,如果酒精浓度高于75%,需要稀释到75%使用,否则会影响杀灭病毒的效果;而含氯的消毒产品,需要按照产品所要求的比例进行稀释后使用,擦拭的接触时间为10分钟以上,浸泡的接触时间为30分钟。
除了要选对消毒液、正确使用消毒液之外,周思东还特别提醒,在消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高浓度酒精属易燃易爆品,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引起火灾。消毒用的酒精是75%的浓度,75%的酒精闪点低达22°C,火灾危险性巨大,遇到明火甚至静电就会燃烧。
“这次是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一般性的外出,回来全身喷洒酒精消毒实在是没有必要。”周思东提醒,室内应禁止喷洒酒精,室外喷洒必须禁止明火,不要往身上喷,吸烟者必须远离酒精。
在家使用酒精消毒时,一定要保持通风,选择擦拭消毒比喷雾更安全。使用酒精时一定要切断、远离火源。使用完酒精之后,要盖紧盖子,放在通风、远离火源的阴凉处,千万别放在厨房。
万一在使用酒精过程中引发火灾,小面积可以用湿毛巾、湿衣物灭火,大面积应用灭火器灭火,不可用水。
使用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时一定要佩戴手套,避免这些消毒剂腐蚀皮肤和对眼睛、呼吸道等产生刺激。84消毒液一定不要和洁厕灵同时使用,避免混合后产生氯气,会导致中毒,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头晕,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和酒精一样,这些消毒剂同样要拧紧瓶盖,放在阴凉通风处,远离火源。“消毒剂以及酒精不要放在饮料瓶中,否则会有误饮的危险,一定要放在儿童不易碰触的地方。”周思东强调,万一这些消毒剂原液,不小心撒到皮肤上,一定要用大量流动清水清洗。飞溅到眼睛里,要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有条件的,把衣物洗好后彻底烘干,或者放在通风处彻底晾干,不制造适宜病毒生存的湿润环境。
此外,若手机和钥匙接触过可疑物品,也别忘了给它们消毒,可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擦拭,再用纸巾抹干。钥匙也可以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尽量也别让家里的孩子拿着玩。
谨记“六步洗手法”
当我们进门摘掉口罩、处理好出门使用的物品后,不要碰触其他地方,先洗手。周思东指出,预防新冠肺炎,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戴口罩更重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通过手来接触外界,手上的细菌、病毒肉眼无法看见,不要觉得不脏就不洗,这样只会增加病从“手”入的几率。
因此,通过正确洗手去除残留在手上的各种细菌和病毒,便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包括新冠肺炎的发生。
周思东指出,洗手要保证洗手的时间,注意洗手的部位,应该用流动水、肥皂来进行洗手,具体可采用“六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必要时,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洗手后,最好再漱口和进行面部清洁。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洗手时,用肥皂持续搓揉20秒,丰富的泡沫可以破坏手上携带大量病菌的油脂和污垢,并使手具有宜人的气味。采用正确的方式搓洗后,再用流动水冲洗15秒以上,整个洗手过程保持40~60秒。
家中注意多开窗通风
周思东提醒,在家中,要注意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让病毒无处藏身。
要注意饮食均衡、清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同时要注意吃动平衡,在家多运动增强抵抗力。少熬夜,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勤换衣服,勤洗手。如果有感冒等症状,注意要戴口罩,适当隔离,避免跟家里人有过多接触,保护好家人。
不过分焦虑。一些人接触过多的负面消息,如果已经发现自己明显心理不适,那就要适当地从各种疫情新闻中抽离,多投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中来,必要的时候咨询心理医生。在我们做好了各种防护的前提下,对病毒不要过分恐惧,找些轻松的事情来让自己放松身心。既不要让自己长期处在过分焦虑的状态下,也不要把过分焦虑的情绪带给家人,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对抗病毒。
惠州日报记者周智聪
特约通讯员苏秉成
新闻推荐
一月的阳光灿烂依旧,却来不及欣赏,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万万名中国同胞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没有理由,没有拒绝,没有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