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惠州 今日惠城 今日惠阳 今日博罗 今日龙门 今日惠东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今日惠州 > 正文

孩子“挤眉弄眼”或是抽动症

来源:东江时报 2020-06-04 09:00   http://www.kcqsx.com/


近期,7岁大的小华(化名)总是频繁眨眼。起初,妈妈认为是孩子眼睛结膜发炎。通过眼科诊治后,结膜少许充血的情况治愈了,但孩子仍然不停地眨眼。后来,妈妈带小华前往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诊断为抽动症。因为其为轻度抽动障碍,经过心理行为治疗后就好转了。

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陈秋如告诉记者,时常会遇到一些小孩因为眨眼、努嘴、扮鬼脸、清嗓或者耸肩等症状来就诊。有些家长会认为是不良习惯而经常责怪孩子,或者认为是“结膜炎”“咽炎”,但多数都找不到根本原因,其实是“抽动障碍”引起的。

陈秋如介绍,抽动障碍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种类型。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常表现为挤眉、频繁眨眼、弄鼻、张口、努嘴、耸肩、摇头、伸脖等,或者拍手、挥舞上臂、弯腰、下蹲、跺脚、扭动躯干等动作。

发声性抽动是口鼻、咽喉及呼吸肌群的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声,常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发出哼哼声、似有意义的词语(包括秽语及模仿语言)。

据了解,抽动障碍发病是遗传、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抽动症状常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因某些诱因而加重或减轻。”陈秋如表示,紧张、焦虑、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染、被人提醒等会加重抽动,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等则可以减轻抽动。

陈秋如指出,大部分抽动症症状轻微,未影响到社交、学习及生活,无需特殊治疗,不建议马上用药,多数采用心理行为治疗即可奏效。“对于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或社交活动的中重度抽动障碍患儿,单纯心理行为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加药物治疗。”陈秋如介绍,药物治疗要一定的疗程,不宜过早停药。

文/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黄婷

通讯员郑海燕

新闻推荐

名医支招助学子“复位”心理状态

校园生活已按下重启键,经历漫漫长假后,返校复学的同学们想必既有几分欢喜,又有几分愁。一方面是能见到阔别已久的同学、老师...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孩子“挤眉弄眼”或是抽动症)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