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惠州 今日惠城 今日惠阳 今日博罗 今日龙门 今日惠东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今日惠城 > 正文

清代科举名人故居现状堪忧

来源:羊城地方 2020-07-31 01:14   http://www.kcqsx.com/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吴大海实习生郭妍欣

清代惠州府城颇多书香门第,时过境迁,是否还留存着他们的痕迹?记者近日在府城区域走访发现,不少清代进士的故居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门紧锁无人问津、缺乏修缮破败不堪……怎么办?专家表示,政府需负起修缮活化责任,让古屋旧址焕发活力,重现书香气息。

陈培基故居大门紧闭

“陈培基?不认识。”两位偶然路过的阿姨驻足站立,指着陈培基故居端详片刻,随即摇头走开。金带街居民介绍,陈培基故居是当地保存最为完整的故居旧址,但很少人知道,陈培基究竟是何人。

据张友仁所著《惠阳新志》记载,陈培基是惠城河南岸人,清光绪十九年中举,曾任永春县令,1925年曾出任惠阳县县长。这故居本是惠州明代“三尚书”之一杨起元后人所住,后杨氏家道中落,将其转卖给了陈培基。

“他们家老关门,有人经过想看也看不到。”古井老院古董店老板陈子平向记者抱怨,自己和陈培基故居做了五六年街坊,至今未曾一睹故居内真容,游客、路人更不必说。

陈子平认为,既然陈培基故居是金带街保留最完备的市级文保单位,政府及陈氏后人应将故居开放,发挥其历史文化影响力。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陈培基故居属私人住宅,仍有其后人居住,业主自然可自行选择是否对外开放。

黄氏祖居后人无力修缮

与神秘的陈培基故居相比,房门大敞的黄氏祖居显得有些落魄。祖居屋檐下的壁画褪色、斑驳,已看不出画像中人物原貌。屋内已拆掉大部分电线,没有开灯略显昏暗,原黄氏祠堂早已被封,只剩下一副空架子。自去年搬走后,除黄氏后人黄中枢会在白天过来闲坐之外,这个200多平方米的三进四合院只有四只母鸡守着。

“政府光挂个市级文保单位牌子是没用的。”黄中枢操着一口本地客家话絮叨着:黄氏祖居年代久远,是个不折不扣的破房子,边边角角偶有破损,需要自己掏钱修缮,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租借黄氏祖居右侧厢房经营古董店的陈子平介绍,黄氏祖居保护情况糟糕,也不出名,吸引游客少,后人自然无钱维修它。前几年黄氏祖居屋顶漏雨,修缮费用大部分就来自他每月缴的700元房租。

街坊邻居有疑惑:作为惠州市文保单位,黄氏祖居没有专款维修吗?记者致电惠州市文广旅体局文保科,相关负责人解释:“房子产权在谁手中,谁有义务修缮……如果业主无力承担修缮费,可向属地文管局申请拨款。”

廖氏家祠已成政府公房

从黄氏祖居往下直行,绕过一个小弯道,右手边就是廖氏家祠。

廖氏家祠杂草丛生,青苔遍布。这里走出过清代惠州进士廖贞、廖佩珣,但目前建筑并不是文保单位。

记者叩开大门,迎接的却不是廖氏后人。“廖家人好几年前就想要回这里的房子,要不回,只好走了。”住户黎婆婆指着门匾旁绿色的“公房”标识说,她与军人父亲从广州搬到惠州已有50多年,当时的廖氏家祠就已是政府公房,供政府单位员工居住。

黎婆婆介绍,圆形拱门最有特色,很多游客特意穿上古代服饰,在拱门前拍摄婚纱照。但老旧大门不能上锁,也曾惹来麻烦:“院里本来有一个石磨,是这里的标志,几年前在夜里被人偷走了。”

廖氏家祠不仅不能评为文保单位,甚至遭了贼,这实在让人痛心。对此,惠州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文保单位的申请需经屋主或其后人同意,符合条件并经专家评审认定才可过审,“廖氏家祠作为公房,可能属于房管局管理,需要由其负责。”

新闻推荐

惠城区农用地综合 地价分为两个区片最高地价每亩8.48万元,比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上浮31%

最高地价每亩8.48万元,比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上浮31%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清代科举名人故居现状堪忧)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