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副科长王立元。
站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高地望去,“丰”字交通主框架1号公路惠东先行段已具雏形,城市未来发展的“骨架”正在拉开。惠州擘画的大交通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离不开1号公路项目建设工作专班每一位成员的努力。
王立元是惠州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科副科长,主要参与了1号公路项目和惠州湾产业新城项目建设工作。在他的案头放着一本16开大小的册子——《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规划成果文本)》,虽然只有33页,但这正是他近两年来投身大交通谋划,贡献青春力量的见证。
挑灯夜战画下“丰”字交通图
2019年底,《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草案)》公示,一张绘制成“丰”字的规划示意图也随之曝光。这份规划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为理念,绘就了一幅由“丰”到“满”的宏伟蓝图,奠定了惠州发展的大格局。
“你知道那张规划图中的"丰"字是怎么来的吗?就是那天晚上大家挑灯夜战的成果。”王立元说,2019年9月的那天晚上工作组成员的头脑风暴,是他参与“丰”字交通规划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之一。
据王立元回忆,当日下午四五时许,经惠州市委审定大交通规划框架后,工作小组就“丰”字展开了通宵绘制。十几个人聚在会议室,一个人在画图,其他人都在不断找资料、提意见、绞尽脑汁思考。“这张图要表达什么元素?交通轴线要怎么阐述?要如何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如何发挥惠州作为大湾区东岸枢纽门户优势?”在不断的思考碰撞中,“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的示意图在第二天早上4时多终于成形了。
而这样的工作节奏,王立元在参与“丰”字交通规划工作后已经习以为常。原本王立元在惠州市住建局工作;机构改革后,他在2019年5月调转到惠州市交通运输局,进入大交通规划工作组。
“当时,市交通所(现为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事务中心)在编人员有7个,3个人借调出去,所里只有4个人在工作。”王立元回忆,由于大家手里都有其他规划在做,又同时在推进“丰”字交通规划,人力明显不足。从2019年7月到9月,王立元基本在“连轴转”,每天都在开会、改材料,晚上10时前一般下不了班,周末也要经常加班。
“我主要参与前期谋划工作,技术单位负责技术层面的选线,我们主要来赋予它理念。”在1号公路项目建设工作专班中,王立元这样的交通规划人是政府和技术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规划理念为例,每一个词语都经过反复推敲。“带动还是支撑?像这种大的谋划措辞一定要精准。”王立元说,“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从大的理念到具体的线路,都是这样经过不断研究学习、会议讨论得来的结果。
从北国到南国,留在惠州
王立元是黑龙江牡丹江人,2013年,他从湖南大学建筑学(城乡规划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惠州工作,并在这里安家落户。
从北到南,跨越大约3500公里,王立元为什么选择了惠州并留了下来?
“当时,惠州市委组织部去学校进行招聘宣讲,让我对惠州心生向往。”王立元说,虽然年轻时也想到深圳、广州这样的城市闯一闯,但随着人慢慢成熟,反而更想去有发展潜力的地方打拼。“我特意了解了惠州的区位优势,觉得这里很有发展潜力,可以来试试。”
工作将近8年,王立元的工作心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兴奋到焦虑再到激情”。刚开始接触住建局工作的时候,王立元对新鲜的一切充满兴奋感,明显感到自己从乙方变成了甲方,可以更好地确保规划意图的实现。
“以前在学校参加项目只是画图,现在我从一个设计人员变成了审核者。”2018年建成投用的惠州市市民公园一期,是王立元刚工作时参与谋划的项目,这个项目不仅让他对自己的工作性质有了真正的认识,而项目的落成也让他充满成就感。
在惠州开始谋划大交通后,王立元参与其中,迸发出更强的干事创业激情。作为大项目建设一线的青年人,王立元觉得青年人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地面对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同时,要学会发挥团队的力量,就像金字塔里的砖,不管处在什么样的位置,都有它自身的价值所在,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新闻推荐
阳玲:你尚未履行我部门2019年6月24日对你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惠东卫医罚字[2019]W12号),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你依法进行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