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惠州 今日惠城 今日惠阳 今日博罗 今日龙门 今日惠东
新岭南 > 广东 > 惠州 > 今日惠东 > 正文

江厦风华六百载

来源:惠州日报 2021-05-28 09:43   http://www.kcqsx.com/


江厦谭氏宗祠。

挺华书舍旧址依稀可见当年的崇文崇教遗韵。

江厦谭公庙有“小龙峰”之称。

江厦村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由于先辈的辛勤劳动,旧时村民先后在河源及新丰县置有田地,多有殷实之家。今天,江厦村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农家墙绘、美化村道、整治巷道、污水收纳、栽花种树,一个人文厚重的江厦,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东风下,变得愈发迷人。

六百载风雨,洗去了江厦的铅华,过往的辉煌犹如龙门谭氏家族最早开基者的身影,已经日渐模糊。不过,这个庞大家族留存在天地之间的建筑与精神,依然让人敬佩。

挺华书舍

江厦贤人的崇文印记

作为文武双全的古村,江厦保留了不少古建筑和名人故居,谭冠英书房、谭纶邦进士第,都是较为著名的建筑,在今天的眼光看来,其规模和格局,依然是杰构。

谭纶邦进士第规模较为宏大,旧时大门上方悬挂进士牌匾,显赫一时。如今,谭纶邦的进士牌匾存放在龙门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文物。这个木匾长1.62米、宽0.42米,厚度0.04米,重量有6公斤,中刻“进士”两字,乾隆四十三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胡高望、翰林院侍讲学士金士松为谭纶邦所立,保存完好,吸引着游客驻足观赏和品味。

一个重达10公斤的石锁,据称是谭纶邦年轻时练习功夫的器材,则完整地存放在江厦谭氏宗祠,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物。

与谭纶邦“进士”牌匾安身博物馆相比,谭冠英的功名碑显得有些落寞,一块断成两截、刻着“钦赐翰林检讨”字样的石碑,静静躺在谭氏宗祠附近,若不留心,几乎无人能识。

不过,谭冠英的故居却大名鼎鼎,保存较为完好,村民将其命名为“书房”,以此向一代大儒致敬。谭冠英书房,青砖瓦房,矗立在江夏村一水塘边,周遭芳草萋萋,诗书与功名,布满了沧桑的风尘,更显厚重。

江厦一武一文的代表,以这样的方式,嵌入了龙门人的生活。当然,要探寻他们乃至龙门谭氏的精神根源和原动力,无疑需要从更多的载体。

在奉行科举制度的古代,一座座私塾、书室就是一个个乡村士子寻找梦想的出发之地。在江厦,有一座著名的书室,名曰“挺华书舍”。

挺华书舍位于江厦新围,前有门楼和鹅卵石通道,门楼的门楣、大门贴着大红对联,春节对联,结婚对联,一层又一层,异常喜庆。挺华书舍的门楣上阴刻楷体“挺华书舍”四字,笔法遒劲有力,书写者不明。

建于清代中期的挺华书舍占地300多平方米,四进三开间,走进书舍,雕花的屋檐、廊柱、屏风、木门随处可见,支撑建筑的石柱、青砖,也完好无损。侧廊有镂空窗户,红阶砖或青砖铺地,一口花岗岩包边的水井盛满清水。

村民介绍,挺华书舍由一名叫谭挺时的先祖所建,专供村里子孙后代学习之用。书舍里有一块“司马鸿猷”牌匾,后来保存龙门县博物馆。

龙门县文化部门立碑时称,“挺华书舍规模较大,在龙门地区属罕见,对研究当地清代书室文化有参考价值。”

在旧时,江厦远不止挺华书舍一个私塾,由此再次看出江厦人对文教的重视。

江厦宗祠

谭氏家族的石头史书

能讲好江厦谭氏乃至龙门谭氏故事的载体,除了挺华书舍,还有谭氏宗祠。作为江厦最重要的建筑,谭氏宗祠无疑是村民的精神坐标,在龙门,它也是一代名祠。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江厦谭氏宗祠,在清代数次重修,硬山顶,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还没进入祠堂,大门口檐板上的各式木雕便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奇特的木雕,刻着棋盘,上布局数个棋子,左右背景是棋盒以及类似圣旨的卷轴。

这块木雕相当罕见,因为象棋和“圣旨”一般不是宗祠木雕中的元素。村民口耳相传,龙门谭氏始祖谭瑞奇在宋绍兴年间中进士后,得到皇帝的重用。有一次,谭瑞奇和皇帝下棋时用巧计使皇帝赢棋。皇帝高兴之余,就下令免除了广东一年的粮税。谭氏宗祠的棋雕,所指的就是这件事。

走进谭氏宗祠,就能看到宽阔的厅堂和天井。瓦檐下的山水、人物、花鸟等木雕、灰塑图案栩栩如生,特别是每一道龙船屋脊两端,都各有一对鳌鱼,活灵活现。这座古老的建筑虽然,仍保留着明代宗祠建筑的大气风格,基础几乎原封不动。

谭氏宗祠内,有一块《省城祠室碑》,刻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该碑记载了在龙门谭氏在广州修建谭家祠室的缘由、款项和题钱芳名。碑文云,“原夫我祖文渊公也,绍刑部之家声,爰开冈厦,绵弋阳之世德,配祭省垣,凡我孙子,四时报德,既在麟冈献其忱,而三年太举,尤必羊城尽其敬。然远涉他乡,岂可无驻足之地?故又于省城祠右,置有房室,以便往来,但历年久远,不无倾覆之虞。岁在乙未暮春之月,集支内子孙在宗祠上签题,以助蒸银之不足。虽有一室,系属溪侣祖等,然皆我祖支内之人,又何彼此之分乎,其孙子总愿归之公众,从新创始,另立规模。蒲月兴工,盛夏告竣,上有层楼,下有堂屋。登斯楼兮,喜见南溟鲲化,人此室处,欣瞻北极星临。不惟祭祀有所依,应试有所备,凡若此者,孰非我祖之遗泽以至此哉!”

《省城祠室碑》原一式二通,其一存广州谭家祠,已毁,现江厦村谭氏宗祠存一块。“吾人美举,当年应勒碑以刻铭。……以志不朽云。”

最让人称奇的是祠堂上厅里的天井旁摆放着一块年代久远的红砂石,略呈椭圆形,上面雕刻有腾龙穿云、逐珠引颈的图案,被村民称为“龙珠球”,风化严重,以至于一面凹凸清楚,另一面则几乎看不到刻纹,极有可能是谭氏宗祠存留下来的明代柱础,见证了宗祠的始建年代。

江厦,从最初的5个自然村,发展成为15个自然村,围绕着江厦谭氏宗祠而建村,村民安居乐业,岁月平淡如水。

谭公庙堂

“小龙峰”忠义长留

谭公信仰在东江流域乃至港澳流行,比较有名的庙堂有惠东九龙峰祖庙、澳门路环谭公庙、香港西贡村谭公庙,常年香火鼎盛。

这些庙供奉的谭公,原名谭仙。清代《惠州府志》卷四十四人物篇有关于他的记载。据民间传说,他原是元朝惠东地区的牧童,自幼天生异禀,十二岁得道,成年之后在九龙峰修行,死后多次显灵都化身为小童,帮助渔家治病和预测天气,故被奉为渔家的保护神。

或许是出于宗族情谊,在江厦,也有一座谭公庙。该庙宇为二进式院落布局,属清代建筑,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庙内供奉谭公及“四圣”爷,有“小龙峰”之称。

因其凝聚力,在过去,祠堂、庙堂往往成为人们集会、起事之地,辛亥革命七女湖起义、红四师转战龙门时聚集白芒坑祠堂等,这都说明一个重要建筑的特殊作用。抗战时期,江厦人曾在谭公庙退日军进攻。江厦谭公庙,由此增加了红色文化内涵,吸引外人寻幽访古的同时,还赓续江厦人以忠义尚武为内核的红色基因。

江厦往昔的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家族盛事亦是明日黄花,唯有忠义长留人间。

新闻推荐

惠东县检察院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今年3月以来为民办实事37件

惠州日报讯(记者蔡伟健通讯员罗启明)记者获悉,惠东县人民检察院全力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以学习教育为先导,以为民服务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江厦风华六百载)


 
频道推荐
  • 狂风暴雨一歇脚他们马上来清场
  • 深圳偷手机惠阳被擒获
  • 派出所有群“临时奶爸” 背后故事
  • 小牛犊掉进坑忙坏了一群人
  • 惠南科技园雄心越来越大 打造全链条孵化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园区第二个国家级孵化器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