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地标性建筑不断崛起。图为2012年拍摄的东湖公园全景和周边建筑。 周华东 摄
1988年建成的外海大桥。 资料图片
2018年7月23日摄于外海西江河畔建筑群。 陈立武 摄
1987年建校初期的五邑大学校园。 资料图片
如今的五邑大学。 陈立武 摄
20世纪70年代庆祝江门市港口路通车典礼场面。来源/《江门五邑—历史纪实图片画册》
如今的江门市港口路。 来源/江门市档案馆
江门地标性建筑不断崛起,图为2017年拍摄的万达广场。 陈立武 摄
江门地标性建筑不断崛起,图为2018年已正式启用的江门体育中心。 陈立武 摄
2014年11月1日,逾万人健步马拉松参与者在滨江绿道上形成一条欢腾的侨乡巨龙。 周华东 摄
2013年1月9日,大长江集团摩托车生产线。 周华东 摄
2016年7月11日,新会农民采用机械化收割水稻。 杨荣春 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侨都江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生产从分田到户、肩扛手搬、播秧收割到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生产从手工制作、劳动密集型到流水线、机械化、机器人、人工智能,城乡发展从农民工进城到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商品交易从墟日赶集到农贸市场、批发、超市、网购;交通发展从泥沙路到水泥路、沥青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高速铁路;人居环境改善从农村的砖瓦房到城市的高楼大厦、商品房、商住小区、高档住宅、“五星的家”;生态环境从绿化荒山到绿水青山、公园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城市建设从老城区改造到新城拓展、城市品质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40年春风化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来,江门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地增强,全市人民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和辉煌的成就书写了壮丽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江门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以新气象新作为创新发展,奋进新时代,谱写新华章!
图片统筹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冯瑶君)为贯彻落实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的意见,深入推进全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12月14日,古井镇召开扫黑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