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伟通过检查产品中有问题的部件,找出存在问题的关键工艺。戴惠甜摄
生产车间内,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源源不断的产品被输送到成品库。在不同的生产线上,有一位穿梭其间的工作者,看到显示屏上生产不良率的数据出现异常,他就停下来仔细检查相关的工序,记录情况。他就是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工艺部副部长孙丽伟。
如果将工作在一线的技术工人比喻为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排头兵的话,那么孙丽伟和他的团队就是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近年来,孙丽伟精研业务,带领团队创新性改进生产工艺,规范工艺体系,每年为公司节省过百万元生产成本。今年,孙丽伟获得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更是对他努力的肯定。
“我们和公司与这个城市一起发展。我愿做推动江门智造发展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孙丽伟说。
●采写:戴惠甜
改善关键工艺
每年为企业节省过百万元生产成本
工艺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还会影响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资源配置。“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改进、提升公司生产中的关键工艺,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孙丽伟说。
2016年,在听取反馈意见后,孙丽伟和他的团队了解到,公司的空调铜管在制作的过程中残留了挥发油,对空调的制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孙丽伟调查后发现,铜管烘干和挥发油监测两个关键环节的工艺不够完善。
于是,孙丽伟一边查看资料寻找最优解决方法,一边和团队到其他空调生产厂家调研“取经”,学习先进的工艺。最终,孙丽伟和团队在企业内开展两器铜管含油精控项目,引入行业首创脱脂温区自动监测系统,改善挥发油挥发效果,既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又为公司每年节省过百万元的生产成本。
“负责”是大多数同事对孙丽伟的评价。有一次,一个生产工艺出现问题,需要做实验整改。为了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孙丽伟就在实验室里呆了一整天,一直在做实验,坚持把问题找出来。“他的坚持感动了我们,我们干劲更足了!”孙丽伟的同事梁豪坚说。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孙丽伟努力提升生产线上的工艺,为公司节省成本,提升效益。近年来,移动空调订单量不断增加。原有生产线上的四工位胀管机只能应对传统空调的生产。如果用传统的四工位胀管机制作移动空调,生产线的耗能就会增加。意识到这点,孙丽伟提出,应用体积更小、能耗更少的高效四工位节能胀管机生产移动空调。通过应用新的设备,海信空调攻克了行业低成本四工位胀管技术难题,实现年节能降耗5.4万元/台机。
规范工艺体系
组织编制完善85份规范文件
2016年,孙丽伟发现,随着移动空调等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旧的工艺文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生产需求。一些同事在进行工艺提升实验时,没有新的工艺文件可供参考,工艺提升难度增加。
“没有规范的文件体系,大家在操作中遇到困难就没法迅速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孙丽伟说。于是,在经过调查后,孙丽伟决定组建团队,对产品制造工艺文件编制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确保产品制造工艺满足新的生产需求。
在公司的支持下,不到半年,孙丽伟和30多名同事一起完成了12个版块,合计85份工艺规范文件的编制与完善,为企业搭建了完善的工艺规范文件体系。“我们分工合作,也会相互讨论和完善。在保证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我们提前完成了规范文件的编制和完善。”孙丽伟回忆。
孙丽伟的同事石永安已和孙丽伟相处8年多。在他的印象里,孙丽伟很勤劳,也很注重团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有了完善的工艺规范文件,大家干活有标准可以对照,效率提升了不少。”石永安说。
下一步,除了规范工艺体系,孙丽伟还希望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对生产线的工艺进行提升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现在,我们接到更多订单,需要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孙丽伟告诉记者,他还将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求和新的空调冷媒进行研究,运用大数据规范和改善生产工艺,提升企业的智造水平。
新闻推荐
“南方教育装备创新研究院优势教育研究中心”启用 充分挖掘孩子学习潜能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晴晴通讯员/蔡健)近日,南方教育装备创新研究院优势教育研究中心在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正式启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