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加大力度打造大湾区精品宜居城市。 台山市科工商务局供图
台山市对33条历史街区修旧如旧。陈方欢 摄
江湛铁路台山站以新宁铁路火车站为原型,极具特色。 陈方欢 摄
广海湾工业园区是台山市最具发展潜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新区,园区产业集聚势头良好,正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投资沃土,图为园区效果图。 台山市科工商务局供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开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划,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将在不懈奋斗中一步步变成现实。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台山市正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最大发展机遇,作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的重心、沿海经济带江海门户的前沿,台山市必须将现有硬件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围绕“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台山所能”,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全力以赴、高起点高质量投入大湾区建设,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搭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
融入湾区建设,交通先行。今年1月23日,东连港珠澳大桥、西接西部沿海高速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工可顺利通过评审,黄茅海大桥建设管理处成立,负责组织、协调、实施黄茅海项目前期工作,这为加快推进黄茅海通道后续勘察设计及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规划,黄茅海跨海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已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黄埔大桥,建设中的虎门二桥、深中通道,以及正在进行前期筹建的莲花山过江通道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跨江通道,构筑从香港、澳门,横穿珠海,直通江门,辐射粤西和祖国大西南地区的高速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可以连片大规模开发的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来说,黄茅海通道的建设更是一条“生命线”工程,将真正激活大广海湾经济区,推动其加快建设。
除此之外,台山市继续打好“交通大会战”,积极配合中开高速建设,加快台开快线、国道G240线建设,推进广台高速开平至台山段前期工作,加快落实通用机场规划选址研究,推动广海湾港区立项建设,逐步完善以“三纵三横”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
融入湾区建设,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除了要有完善的交通网络,还必须要有更大空间、更高水平的产业平台支撑。
当前,台山市已形成电能源、汽车零配件、清洁能源、金属制品、医药制造、电子电器等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产业平台基础非常扎实,拥有工业新城和广海湾工业园区两大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南北呼应局面。其中,位于南部的广海湾工业园区,是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核心区和起步区之一;北部的工业新城,则担负起台山市近年经济发展主战场以及打造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重要节点的重任。
据了解,台山拥有3200多平方公里土地,占江门总土地面积超三分之一,且开发强度较低,这一土地资源优势在江门地区独一无二。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出台后,江门谋定而速动,迅速谋划建设五个“万亩园区”,台山工业新城拓展区正是其中一员,该园区是在台山工业新城现有基础上,融合周边镇园区打造的一个“万亩园区”。
台山市提出,要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以两大产业发展平台为核心,推动实体经济集聚化、规模化发展。以工业新城为核心,建好万亩工业平台,加快产业集聚,完善配套设施;以广海湾工业园区为依托,打造临港战略新区,做好资源储备,推动规划对接,谋划项目建设,用大项目推动广海湾的开发建设。
其中,广海湾工业园区是最具发展潜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新区,园区产业集聚势头良好,正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投资沃土。目前,园区内建有设计最大靠泊能力为5万吨级的台山电厂专用煤炭码头,鱼塘港已基本建成2个5000吨级泊位的码头,为广海湾港区的起步工程项目提供了较好的资源优势及基础条件。台山核电站、国华台山电厂、安托山科技产业园项目、华电台山LNG项目、台山云资源中心、台山核电基地生产承包商营地等众多大项目纷纷落地广海湾工业园区,其中,台山核电站、国华台山电厂两大电站的坐镇,让广海湾工业园区成为全省的能源重镇。
台山市同时谋划把广海湾工业园区建设成东南部战略湾区中心,出台国家级新区总体方案,编制江珠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产业规划;支持鼓励国资国企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提升平台吸引力、产业承载力和配套服务力;发挥50万港澳乡亲人脉优势,完善港澳居民在台山市内购买住房、接受教育、创业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并深化与港澳地区在生态环保、医疗养生、人才引进、创新创业、青少年交流、农产品供应等方面的合作;争取省、江门支持,积极向上申报国家高新区、港澳合作试验区;抓住国家自贸区拓区机遇,力争成为广东自贸区的产业配套区或拓展区乃至自贸片区。
构建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
高质量发展靠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
去年,台山市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这是对台山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的最好诠释。今年,台山市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05家、科技型小微企业达到240家、3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成果转化,鼓励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指导富华、金桥、迪生力、精诚达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超过60%;全力招引人才,完成350套人才公寓主体结构建设,力争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名。
同时,台山市以产业集群化、高端化、低碳化为目标,将东部区域作为起步区,发挥台山、珠海两地协同效应,谋划共建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尽快启动江门和台山两级国企控股、投资超百亿元的广海湾LNG接收站项目建设。主动承接港澳深莞产业转移和科创走廊成果转化,优先引进“两少两高”项目,争取有超2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智能制造、海洋装备等特大项目落户。
打造港珠澳大桥旅游首站
台山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打造港珠澳大桥旅游首站: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依托山泉湖海林特色优势,进一步打响“滨海休闲、温泉养生、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名气;擦亮滨海旅游品牌,以“精品串连、龙头带动”为抓手,全力将川岛打造为国际旅游岛;提升温泉旅游热度,加快三合温泉小镇、汶村神灶温泉等项目建设,完善设施配套、丰富景区内容;打造文化体验标杆,充分挖掘利用“海丝”文化、华侨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加强南粤古驿道与香港文物径、澳门历史城区的互动,以汀江华侨文化走廊为主线,加大文化遗产修葺保护力度,健全景点投入机制和运营模式;树立乡村旅游形象,实施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农房变客房“四变工程”,拓展农业农村休闲、康养、观赏功能;分期分区建设好中国农业公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在加强与港澳地区青少年的文化交流方面,台山市相关部门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前已行动起来。
广州大学台山附属中学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澳门广大中学结为姊妹学校。1月26-27日,来自澳门广大中学的60多名师生到台山开展研学活动,与台山师生面对面交流,见证陈百强奖学基金成立,感受台山文化、南粤古驿道魅力。本次活动成功搭建了港澳青年学子文化交流的桥梁,有效推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
2月3日,澳门广大中学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在台山市深井镇盘皇岛揭牌成立,这是该校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的首个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校方表示,盘皇岛位于镇海湾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核心地区,学生在这里可以直接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此外,盘皇岛和周边村落的历史、建筑等文化内涵丰富,对澳门学子了解岭南文化、华侨文化,加强大湾区内同源文化的交流也有帮助。
建设大湾区精品宜居城市
近年来,台山市不断推动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协同并进,今年更是加大力度,打造大湾区精品宜居城市。
一方面,提升城市品位。拓宽城市框架,提升综合功能,改善市容市貌,推动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完善城区路网,建设凤凰大道西延线一期、策文路,建成星衢路、石岭路,升级改造环市路、沙岗湖路。活化历史街区,对33条历史街区修旧如旧,谋划引入实力主体,打造集文化、旅游、居住、商业于一体的新型综合街区,激活旧区商业活力。构筑“三大商圈”,加快万达商业综合体建设进度,推出金星湖北侧商业综合体项目,与昌大昌广场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商贸集群。建设园林城市,启动石化山公园、宁城公园、塔山公园升级改造,新建气象公园、长岭公园,完成金星湖景区一期,继续深入推进“花树小道”。
另一方面,力促乡村振兴。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升级、社会保障完善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吸引城市要素资源“上山下乡”。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入推进“七强八改九提升”,积极开展“最美乡村”“最美庭院”等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厕所革命”成果,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设特色小镇,扎实推进水步镇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点创建,建设大江古埠、海宴风情、三合温泉、汶村渔港、北陡浪漫、赤溪能源、广海海丝、川岛滨海等各具风格、特色鲜明的产业宜居小镇。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精准扶贫成果,重点实施好“粤菜师傅”工程,补齐设施短板,建设容纳百人、电脑教学的实操课堂,争取到年底累计培训“粤菜师傅”2200人次,带动1320户扶贫对象就业。
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中心
台山是农业大市,近年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推动菜花、冬瓜、大米、鳗鱼、萝卜、生蚝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积极打造农业强市。目前,台山市正加快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鳗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区入园、集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尽快启动珠西农产品流通中心,加强与港澳相关部门的合作,建设供应港澳、辐射粤西的优质农产品加工运输中心。
文/江门日报记者杨光明
新闻推荐
太平洋电脑城联合创始人邝家驹1993年太平洋数码广场施工现场扫码关注“广州日报人物在线”,了解更多人物故事2018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