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1日,新会区司前镇“榕树下的讲堂”在中和村榕树下开讲,新会区妇联权益部部长钟劲梅以快板方式说唱区妇联集体创作的《说唱反家暴法》,司前镇新建村党总支部书记方健森则在讲堂上动情地分享他与新建村的故事。这是司前镇去年开展的第八期“榕树下的讲堂”活动,利用“榕树下的讲堂”把党校建设延伸到党员的家门口。
张社深是双水镇的一名村书记后备干部,这两年通过参加双水党校“套餐式”培训课程学习,成功提高了自己经营的新会柑种植基地亩产量,成为镇里有名的“致富能手”,他表示自己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台山市构建了基层党校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畅通教学反馈渠道,每年对党校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培训基地等方面进行质量评估,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培训水平。
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都是江门市深化镇(街)党校建设结出的丰盛“果实”。
近年来,江门市着力打造“红色家园”,建强党建服务阵地,致力构建基层党建“10分钟服务圈”。其中,镇(街)党校作为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大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江门市现有61个镇12个街道、1050个行政村266个社区,全市共有村(社区)党员10万多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48%。去年以来,江门市针对基层普通党员党性意识不够强,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着力补齐短板,按照“六有”标准,以“高站位建设、高水平师资、高质量教学、高标准保障、高起点深化”为目标,强力推进镇(街)党校建设。截至去年6月底,全市73个镇(街)党校和1316个村(社区)分教点均已挂牌运作,有效发挥了教育党员的主阵地作用,实现了基层普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让镇(街)党校真正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
升级改造场地设施
统一标准突出“党味”
镇(街)党校实现定期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场地设施是先决条件。2018年春节过后,市委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开展“组织力提升”专题调研,摸清了镇(街)场所情况,为推进镇(街)党校建设奠定了基础。随后,江门市73个镇(街)党校纷纷开始大刀阔斧进行升级改造。
在选择场地时,江门市充分利用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场地资源,既坚持场所“相对独立”的原则,又采取“一室多用”的措施,解决好场地供给问题,实现了每个场地都能容纳100人以上。
在建设场地时,所有镇(街)党校牌匾做到统一字样、统一尺寸、统一颜色、统一材料、统一位置,实现规范挂牌;按照党建元素庄重、党建文化突出、风格简洁清新的原则,适度地对场地进行装修改造,在主席台背面墙体悬挂党旗党徽,在主席台对面墙体悬挂“实事求是”字样,突出“党味”;配备了投影仪、音响等新媒体设备,购置了文件柜、陈列柜、教学图书等,满足正常教学需求。
此外,江门市还采用了“1+N”模式,在所有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活动室、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镇(街)党校分教点,场地面积均能容纳50人以上,环境布置同样突出“党味”,氛围浓厚。江海区、新会区等地还充分利用农村党建文化广场,探索设立了“榕树下的讲堂”,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授课,实现镇级党校、村级分校全覆盖,做到哪里有党员,课堂就开到哪里,把党的好声音传到“最后一公里”。
打造市、县、镇三级师资库
提升党校引领辐射效应
过去,基层举办培训班,最头痛的是师资力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如今,随着江门市镇(街)党校的建立,市、县、镇三级镇(街)党校师资库也随之形成,目前共有成员1800多名,大大提升了党校引领辐射效应。
在确定师资库成员的过程中,江门市十分注重师资选拔。在严格政治标准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党校专家学者等体制内资源,还将农村(社区)中的优秀党组织书记、“两新”组织中的优秀管理者等纳入各级师资库,涵盖了政治理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工作、生态建设、技能素养等六大类,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师资管理方面,江门市在“江门先锋网”建立了镇(街)党校师资库成员申请系统,方便镇(街)党校结合办班需求预约申请师资,不仅纵向用好用活市、县、镇三级师资库,还可以横向跨镇(街)、跨市区使用师资库,使各级师资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此外,江门市编印《中国梦·我的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乡村版)近15万本,作为镇(街)党校培训的本土教材和第一堂课内容。依托“红色枣工”动漫,制作了《总书记讲话精神指引我们奋勇前进》《主题党日有秘决,16个“有”字齐来学》《关于党费那些事儿》等60多期“红色枣工”动画和漫画。市党员教育中心拍摄了一批视频课件,作为镇(街)党校的特色教材,深受普通党员喜欢。
设置“套餐式”培训课程
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从前在基层,党员教育大多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开展,普通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也不甚理想。为此,江门市在镇级党校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培训对象多元化+教学内容多样化+授课方式灵活化”的“三化”办学模式,受到广大基层党员的欢迎。
在培训对象上,江门市将激活镇(街)党校功能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起来,按照每月不少于2期的原则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对基层普通党员开展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实现全覆盖。同时,对镇(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村(居)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种养能手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农政策和技能培训。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全市镇(街)党校已开展培训班130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15.6万人次。
在培训内容上,江门市的各个镇级党校均设置了“套餐式”的培训课程,涵盖“党建类、农业类、经济类、专业类、群团类”等五大类套餐,既落实“规定动作”,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做实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又创新“自选动作”,从普通党员的“需求侧”出发,有针对性地开设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等课程,促进基层普通党员意识提高、能力提升。
在培训形式上,江门市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行“立体教学”。“线上”就是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资源,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如新会区利用党务e平台推出“习而有感”等五个专题,方便流动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学习。“线下”就是通过举办主体班、党员论坛、播放爱国题材影片和先进典型视频等多种形式,贴近基层普通党员实际,推动培训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使党员愿意来、喜欢听、有感触。
此外,江门市还从市委基层党建“亿元保障计划”中安排资金1000余万元,带动县、镇两级投入4000多万元,升级改造了20多个党员党史教育基地,作为镇(街)党校现场教学点,拓展了教学空间。(文/江门日报记者傅雅蓉)
新闻推荐
金水台温泉直通车开通,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曾素娟)4月8日,金水台温泉直通车开幕典礼在江门邑路通·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