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门 今日江海 今日蓬江 今日新会 今日台山 今日鹤山 今日开平 今日恩平
新岭南 > 广东 > 江门 > 今日蓬江 > 正文

人居环境大提升 美丽乡村入画来 蓬江区棠下镇155个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村容村貌大变样

来源:南方日报 2019-11-12 06:32   http://www.kcqsx.com/


棠下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打造良溪村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自然村。图为良溪村。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环境整治后的棠下良溪村吸引文艺爱好者前来写生创作。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走进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仁厚村,村道小巷,干净整洁;鱼塘规整,环境怡人。村内美丽的村景,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去年以来,棠下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自然村内垃圾收集设施和卫生保洁机制、推进生活污水处理等,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初显。据统计,棠下镇包括仁厚村在内的155个自然村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提升。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接下来,棠下还将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打造良溪村、仁厚村、虎岭岭美村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自然村,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为引领,通过示范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典型示范转向面上推开,逐步提升村容村貌,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累计完成1.2万宗“三清理”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是特殊事情、特殊工作、特殊使命,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切实推进。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群众广泛参与。对此,棠下各部门、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棠下天乡村就通过党建引领,获得村民理解和支持。去年以来,天乡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召开村干部、村小组长、村民代表及党员干部等会议,高位宣传,推动乡村振兴富民政策深入民心。同时,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群众家中,逐家逐户动员宣传,做到各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如今,棠下镇天乡村环境好了,面貌新了。危旧房、废弃猪牛栏不见了;村道乱堆放的杂物和卫生死角被清理了;乱拉乱搭的电线如今整齐有序。村里的大人和孩子们看着村里的每一处变化,不禁拍手称赞。

天乡村的变化,是棠下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棠下镇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目前,全镇24个行政村(社区)155个自然村已全面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以“五个一”(编制一套村庄规划、整治一批脏乱差、提升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一套管护机制、激活一批农村生产)为标准,巩固“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成果,重点建立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工作机制,改善村容村貌。

截至2019年9月,全镇累计已完成“三清理”12150宗,清理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约5436吨和淤泥、漂浮物、障碍物约2.75万立方米;“三拆除”755宗,约8.42万平方米;“三整治”2076处,梳理整治“三线”超1万米。

建立158个垃圾收集点

在仁厚村,村民的家门前都统一、整齐地摆放着垃圾桶,村道旁的空地上几辆小汽车整齐地停放在车位内。“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更加自觉维护好村内的环境卫生。”家住仁厚村的黄伯伯笑着说。村里道路十分干净,道路旁的绿化也做得越来越好。他觉得变化最大的是,村里的河道变干净了,以前有垃圾漂在上面,现在几乎见不到。

仁厚村的变化是棠下补短板、强基础,改善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以往,受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制约,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长期不足,这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短板。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改变落后生活习惯也需要一个过程。对此,棠下从增设垃圾收集设施、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等“硬件”入手,从增强群众环保意识、改变卫生习惯等“软件”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补短板、强基础。

如今,棠下已建立健全自然村内垃圾收集设施和卫生保洁机制。镇内155个自然村,已建立垃圾收集点158个;仁厚、莲塘、迳口、圩镇均建设垃圾分类站,并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为进一步改善民生,棠下还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全镇农村无害化公厕已实现每村一厕(每条行政村一个公厕),共有90间标准公厕,新建二类以上的标准公厕27间,全镇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已提升至100%。

引入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在棠下镇良溪村环湖路一旁,一座类似集装箱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良溪村引入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这样一套设备目前每天可处理60吨生活污水。”设备开发单位、广东厚水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何少涛介绍,处理后的水可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以往,由于良溪与城区有一定距离,加上未铺设专门的生活污水收集和转运管道,污水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现在,一个投资90多万元的一体化设备每天可以就地处理村内居民产生的污水,处理一吨污水仅耗电0.4元,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据介绍,这套系统,从污水到清水只需要4个步骤,首先是污水进入设备,然后是微生物吃掉污水中的有机物,再是沉淀,最后就是清水排放。记者在现场看到,设备主机旁一条水管源源不断的正在排水,排出的水透明无异味。何少涛告诉记者,设备从9月底开始试运行,采用生物菌种等方式处理污水。该设备最大的特点是“可管可控”,利用自主研发的水质传感器、运动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管理。监测部门可以在电脑、手机终端全程监测水质处理工序,监管污水处理质量。

把污染源挡在源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仅仅是棠下“水治理”工程的一部分。目前,全镇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已纳入政府黑臭水体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现正加快开展中。其中,棠下镇横江村已投入100万元,建成一座污水处理站。棠下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河长制实施、“五清”专项行动等各项工作,逐步恢复河流水生态系统,构建经济繁荣、水体清澈、生态平衡、人水和谐新格局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新闻推荐

区委书记伍培进: 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努力开拓蓬江工作新局面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茂盛胡晴晴见习记者/张叶青)“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战图已经绘就,时间表已经明确,任务书已经下达。全...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人居环境大提升 美丽乡村入画来 蓬江区棠下镇155个自然村基本完成“三清三拆”,村容村貌大变样)


 
频道推荐
  • 科技赋能产业千年陈皮华丽蜕变
  • 45亿元加工产业集群成就新会陈皮航母
  • 10万亩新会柑筑就最坚实“地基”
  •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明日江门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70亿元,辐射带动超180万农户
  • 鹤山工业废物“逃”往佛山? 佛鹤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查处,“过界犯法”再也不是逃避监管的“有效途径”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