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门 今日江海 今日蓬江 今日新会 今日台山 今日鹤山 今日开平 今日恩平
新岭南 > 广东 > 江门 > 今日江门 > 正文

专家学者、企业家在文旅中国·江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齐掀“头脑风暴”,且听 “侨”如何激活江门文旅产业一池春水

来源:江门日报 2019-11-16 04:43   http://www.kcqsx.com/


昨日,文旅中国·江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在江门市举行。 周华东 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缩短了大湾区城市间的空间距离,江门就处于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内,特别是深中通道的建设将为江门文旅产业带来更大的客流和市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保继刚一向看好江门文旅产业市场。与会专家学者都认可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

《江门市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和《江门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提出,力争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千亿元。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587.48亿元,也就是到后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要翻一番。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资源禀赋丰厚,借助大湾区建设、打造平台的东风,如何激活江门文旅产业这一池春水,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在文旅中国·江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科研成果,举行主题演讲、在圆桌会议上积极发言。

统筹/赵可义文字/赵可义唐达黎禹君谌磊易航

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江门也面临着如何做好文旅融合这篇文章。

景域集团、驴妈妈旅游网曾入选中国旅游集团十强。景域集团董事长、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认为,江门文旅发展需要顺应中国旅游发展的时代需要,尤其是游客市场的需要。在过去的观光游时代,消费者有钱有闲就去旅游,而在文旅融合时代,消费者可能为一顿饭赴一个村,为一间房赴一个城,游客不仅仅是为了观光,更多的是为了生活的体验,因此相应的文旅产品也应该跟上。

华侨城华南集团副总经理、华侨城古劳水乡项目负责人冯晖也表示,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初期,旅游都是传统的观光,到现在的发展趋势则越来越多注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体验。做文化旅游,需要长期的积淀,需要挖掘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如何利用好侨乡资源与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更多"侨"元素,是时代赋予江门的命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强认为。

中国(香港)旅游设计院院长、中旅地标首席设计师郑建平10年前曾多次来过江门。他认为,江门文化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浓缩了广东文化的特点,但是有号召力的产品似乎不多。如何形成有号召力的产品?郑建平认为,不仅仅重在观光,还要和常住居民的日常度假消费结合起来,在江门搭建起一个与海外乡亲互动、亲情的平台,可以建设一个海外华侨华人文化特殊的社群、社区,采用情景再现方式,把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江门华侨华人鲜活的资源吸引回来,本身就是旅游吸引力,也是商业吸引力。这个社区、社群的打造也是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一部分。

江门进入旅游产业大发展阶段

专家学者的理念,一些投资者已经在江门付诸行动。本次大会共签约12个文旅项目,投资额超640亿元。在昨日论坛上,中信集团投资在建的赤坎古镇华侨文化旅游项目、华侨城投资在建的古劳水乡项目、融创中国拟投资筹建的台山滨海旅游项目负责人为大家作经验分享。

赤坎古镇、华侨城古劳水乡,是江门市“全力打造文旅千亿产业,抓好龙头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江门这片投资热土已经3年,已经深深爱上这里。”赤坎古镇项目负责人陈向宏是乌镇景区、古北水镇(北京)景区总规划师、设计师及总裁,国内著名大型景区建设管理的实践专家。

赤坎古镇项目计划投资66亿元。陈向宏介绍,古镇的开发在不断升级,项目团队计划将赤坎打造成第三代古镇。第一代古镇以观光、休闲为主,第二代是互动的,沉浸式的旅游。而赤坎古镇计划做到全业态、全时段、全产业、全社会。全业态,希望成为江门旅游发展的引擎,将游客留住消费;全时段,不光日游,也可夜游;全产业,可植入文化、音乐、金融等元素或产业。全社会,带动周边就业、增加税收等全方位多领域发展。

冯晖则表示,华侨城集团已规划在鹤山市古劳水乡投资50亿元建设文旅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大湾区水乡度假旅游标杆。这是江门市继开平赤坎古镇项目后,获得央企投资推进的又一大型文旅项目。“这个项目是活化文化状态,而活化文化状态最高境界是生活化。古劳水乡项目将以人为本,实现文化共生、地理共生、旅民共生。”冯晖说。

保继刚认为,文旅大项目进驻江门,意味着该区域发展进入旅游产业大发展阶段,现在是属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大概三年到五年后,江门大发展将会进入中期阶段。

支招江门旅游可持续发展

论坛对外发布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江门观测点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江门市历史文化游径总体规划及游径设计》(以下简称《设计》),传达了江门文旅产业建设、发展的总体情况和未来构想。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遗产旅游经济被寄予厚望。保继刚认为,江门文旅资源丰富,但从全省乃至全国看来,侨文化、侨资源依然是江门文旅产业发展中最突出的优势和亮点。

“江门在引入文旅产业大项目时,怎么保障江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团队探讨研究的内容。”保继刚还有一个身份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主任,他在分享其团队的《报告》时表示。

为了让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共有28个观测点,监测这些地方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其中中国有9个。2005年,中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在桂林落地,江门作为中国第9个观测点。经过两年观测,《报告》正式对外公布。据《报告》,旅游产业成为开平地方经济支柱产业,遗产旅游经济更具活力。保继刚建议,要以赤坎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重视文化遗产的挖掘、活化与传承,丰富游客体验;提升碉楼解说系统的质量,传递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等。

刘强认为,江门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很多亮点。接下来,江门要进一步破解文化资源的分散性,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文旅产业的上下游联动发力,把一个个文化景点形成资源组合的文化平台,这对江门文旅产业发展是重要的关键词。《江门市历史文化游径总体规划及游径设计》为整合历史文化景点提供了科学的借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彭长歆分享了其团队公布的《江门市历史文化游径总体规划及游径设计》。彭长歆及其团队对江门市人文与自然物质资源进行了空间定位和实地调研,其中共有472个资源点被纳入本次规划中,包括人文遗产资源285个,自然遗产资源187个;同时团队对江门23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应的展示点进行了研究。据《规划》,经过整合江门市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并提取具有特色的线路主题,得到6条总体游径的线路布局:侨乡世界文化遗产游径、海上丝绸之路游径、岭南传统文化游径、丛林水乡游径、岭南温泉游径、侨乡红色文化游径。其中,重点规划海上丝绸之路游径和侨乡世界文化遗产游径。

《规划》在摸清江门旅游资源家底的基础上,为历史文化游径空间优化、历史文化景点串珠成线提供了指引。

新闻推荐

中国著名作家江门行邑葵座谈暨茶文化品鉴会在新会举行 畅谈文化 品鉴美茶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刘倩)品好茶、吃美食、写书法……11月14日,由香港商报广东分社主办,江门市邑葵陈皮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专家学者、企业家在文旅中国·江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齐掀“头脑风暴”,且听 “侨”如何激活江门文旅产业一池春水)


 
频道推荐
  • 科技赋能产业千年陈皮华丽蜕变
  • 45亿元加工产业集群成就新会陈皮航母
  • 10万亩新会柑筑就最坚实“地基”
  •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明日江门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70亿元,辐射带动超180万农户
  • 鹤山工业废物“逃”往佛山? 佛鹤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查处,“过界犯法”再也不是逃避监管的“有效途径”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