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中晚托管,床位不足甚至没有,下午放学时间与下班时间相差较远,托管机构良莠不齐,学生安全与教育得不到妥善保障,建议加强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江门幼专附近道路有大型货柜车行驶,很不安全,建议加快中外运仓码公司搬迁速度”“新会区有非常好的文旅资源,希望市政府多结合组织新会民间力量,围绕大湾区产业结构,在文旅板块打造1—2个比较大的品牌,从文化层面支撑城市品位”……
今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为7个组,分别由常委会领导带队深入三区四市走访市人大代表,听取代表对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民服务解难题。
据最新统计,各走访组听取收集意见建议共70多条,经综合整理,拟交市政府办理49条,交“两院”办理1条,交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办理3条,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听民声
代表紧密联系群众反映所思所想
10月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走访代表活动月。
其间,走访组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2019年票决的十项民生项目推进情况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听取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同时也为明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作准备。
在蓬江区,代表们围绕城区便民服务点停车难、滨江新区学校、公园等配套不足、江门“夜间经济”、教育城乡一体化、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及医保结算模式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向走访组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在江海区,代表吴齐富建议,城市提质工作既要重视建设,又要重视维护,持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陈瑞丹等代表对辖区内上下班高峰期施工道路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学校、景区周边缺少停车位、乱停乱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在新会区,代表们围绕环保执法、群众停车难、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新会陈皮保护立法、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教育减负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等地,当地的江门市人大代表也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出了意见建议。如代表钟文芳建议推广在村委会增配食品专管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群众食品安全;代表黄伟坚建议,加大对江门市转诊制度的宣传力度,解决好定点用药问题;代表杨福如提出,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工业垃圾处理问题。
顺民意
推动代表意见建议转化为惠民成果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已完成收集意见建议的整理工作。统计显示,各走访组收集的代表意见建议共70多条。经对部分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没有采纳,以及对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合并后,拟交办意见建议为53条。
记者发现,此次走访收集整理的代表意见建议,普遍是群众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也与江门市着力推动解决的十大民生实事息息相关。尤其是围绕医疗、乡村振兴、环保、交通、城市提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较多。
如医疗服务方面,代表熊小琴建议,江门市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以利于高精尖设备、人才的引进,推动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代表黄伟坚反映,群众很难取得医生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建议修改取消管理办法中有关市内转诊制度条款,市内医院统一按照亿元级别的住院报销比例报销医疗费用;代表张雪影希望,医保参保人可以核定多家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报销医院,设置合格的定点药房,参保人可以使用医保卡到定点药房购买常用药品。
在乡村振兴方面,代表苏锦凡建议,要做好产业规划,根据各地特点,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资源利用、交通建设等,加大扶持力度,以点带面;代表梁荣光认为,种养风险高,缺乏技术指导和专业人才,建议加大农业补贴,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培育农业技术人才,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等。
记者留意到,有的意见建议还聚焦了“新元素”。代表张中强提出,政府可以通过积极政策,刺激“夜间经济”发展,推动餐饮、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培育夜间消费市场,搭建夜间消费平台,让城市的夜晚“火”起来。
市人大常委会表示,此次走访代表所收集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针对性,各市(区)人大代表通过走访选民、联系群众,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盼,意见建议涵盖了医疗、交通、文化、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专题研究、梳理合并,已将建议意见交“一府两院”和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办理。接下来,将对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人大代表,切实把群众所需所想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成果。
新闻推荐
“广州研发+江门制造”合作模式探索进行时 2019江门(广州)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通讯员赵可义、余汇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落实省委关于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