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党员到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以深化理论学习为基础,以抓实调查研究为载体,以深入检视问题为契机,以狠抓整改落实为驱动,把“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等重点内容落到实处,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使党员干部思想再洗礼,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也为江门市生态环境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力量,真正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江门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A大学习
形式多样入脑入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先后4次就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进行详细研究,确定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穿始终。成立局主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班子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协调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
9月12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提出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寻找差距、狠抓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号召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深化认识领会,认真扎实地把主题教育抓好抓实抓到位。
为了让主题教育学习入脑入心,市生态环境局采取多形式结合的模式开展:组织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市委组织的专题辅导课;深入到市党群服务中心展厅、市档案馆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江门地方党史《五邑红色印记》,重温周总理当年视察新会的历史时刻;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观看省纪委警示教育片《铸魂》和《恶伞》,以案说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全体党员补“正气”;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观看内部警示教育片,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开展先进典型教育,通过参加江门市先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和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畅谈个人学习先进模模的体会;集中学习运用各领域攻坚克难的典型案例,特别是生态环境领域的相关案例,用于指导江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对标先进,找出差距,奋而思进。市生态环境局全体党员既原原本本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增强政治自觉,又召开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聚焦“18个是否”,逐条逐项对照检视,从思想、学习、党性方面深刻剖析,并明确整改提高的方向和措施。同时,班子成员开讲专题党课,推进主题教育往纵深开展。
主题教育期间,市生态环境局还擦亮“党旗下的环保卫士”这一党建品牌,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树立12名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和学习。在运用“学习强国”等平台的基础上,组织党员收看《铸魂》《江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等,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B深调研
“实”字为上落地见效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市生态环境局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围绕生态环境部门党的建设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组成6个调研组,确定了3个方面、8个课题,全面开展调研。调查研究过程中,领导班子成员接地气,身入心至,一竿子插到底,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基层减负年”有关要求,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增加基层负担;党员领导干部求真务实,不搞印证式、浮光掠影式调研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
聚焦问题精准,调研成果扎实。针对生态环境部门特点,生态环境局将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污染防治攻坚战硬任务督导三项工作有机结合,选取生态环境治理的典型难题和重点监管企业,深入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交办信访案件办结后出现重复投诉涉及企业、VOCs重点监管企业等典型企业了解企业问题困难,对调研问题逐一梳理分析,及时研究解决方案,争取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并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队伍建设,水、气、土环境治理等专题交流各自的调查研究成果。会议强调要坚持“实”字为上,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深化,狠抓调研成果落地见效。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主题教育期间,局领导班子成员对蓬江区嘉福花园嘉盈苑楼下的饮食店油烟污染问题、江海区荣信电路板有限公司废气污染、台山市沣泰染厂废气污染问题等12宗重复投诉案件进行领导包案,采取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个专责组、一套整改措施和整改目标的方式,层层压实责任,疏通“堵点”、解决“难点”,切实把问题真改实改作为检验主题教育实际成效的标准,以铁的纪律和手腕,保证整改落实到位,让群众享受到生态福祉。
开展主题教育、查找整改问题的过程,是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性修养的过程,也是真正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的过程。市生态环境局按照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方案,结合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班子共查摆问题39条,制定整改措施76条。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前期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深入开展个人检视问题,共查找问题共36条,制定46条整改措施,为下一步整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真落实
深化“放管服”企业有收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主题教育总要求,坚持边学边改、立查立改,以整改落实成果检验主题教育实效。以“改”字贯穿始终,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企业服务,推动深入“放管服”步伐再提速,进一步服务企业,改善营商环境。
加大环评改革力度,实现更大幅度的“放”。强化“三线一单”空间管控,优化区域规划环评宏观指导,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对生态环境影响小、风险可控的项目依法能简则简;出台《江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审批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工作方案》,推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承诺制改革,着力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流程,补齐政府服务短板,提升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营造做实做细对企服务,构建高效、便捷、开放的营商环境,目前,已有9个建设项目通过承诺制试点顺利落地;建立健全主动服务机制,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重大产业布局和增资扩产等项目,发现存在可能制约项目落地的环境问题,提前谋划、统筹解决、做好服务;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推进规划环评工作,完善平台建设,完成了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等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工作,指导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规划环评工作,推动产业园区落实规划环评要求,不断完善产业园区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目前已基本完成新会大泽高新装备制造业园区和台山斗山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环评审查工作。
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现更精准的“管”。坚持宽严相济的执法原则,对守法记录良好和违法违规频次较高的企业实施不同监管频次,将执法重点转移到群众投诉反映强烈、偷排漏排污染物、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上来,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优化环境执法监管方式,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根据环境影响程度,合理设置“双随机”抽查比例,公开抽查情况和抽查结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坚决避免处置方式简单粗暴,坚决杜绝平时不作为、急时“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分类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实施关停、搬迁、或原地升级改造等分类处置措施,建立整治台账,截至11月底,全市共整合搬迁87家,升级改造3550家“散乱污”企业。
提升环境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更有效的“服”。面向企业积极开展环保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使企业在污染治理、技术改进等方面少走弯路。召开65场涉及“散乱污”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警示教育和环保政策宣讲会,参会企业达5792家次;结合环境执法检查,向3123家排污单位派发《环保管理指引》,有效增强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环保政策水平。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做好指导服务,组织召开排污许可证申报培训会9场次,涉及12个行业1200多家企业,集中解决企业国版排污证申报过程的困难。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影响企业的“痛点难点”,解决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设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作为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
文/图林立竣江晓峰
新闻推荐
市委组织部开展“迎国庆颂祖国”暨“学·FUN享”等多项活动,为主题教育做好前期准备。今年国庆期间,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