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是第三方贷款。”市民刘小姐说。近日,刘小姐在某舞蹈培训机构购买了一个为期五年的舞蹈课程,因其经济能力有限,在该机构业务员的推荐下,办理了分期付款。报名一天后,刘小姐后悔了,想退课却遭到了拒绝,本想着自己还没付钱,刘小姐便放下这件事没管了。不料一个月后,却接到了信贷公司打来的催款电话,她这才意识到事情不妙。对此,律师建议,签署合同之前,消费者必须清楚了解借贷合同的性质和内容。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凌雪敏
突然收到催债电话
近日,市民刘小姐向本报报料,称其接到了某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惹得一头雾水。“我没办理过贷款,你为什么打电话来向我催债?”细问之下,原来这笔贷款便是8月份刘小姐参加舞蹈培训的报名费。刘小姐认为,舞蹈培训机构诱导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贷款业务。
为了带孩子,刘小姐已经好些年没有工作了,想找点事情消遣消遣。今年8月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小姐了解到某舞蹈培训机构,对此产生了兴趣。“当时我纠结过几次,上去看环境时,三四个人围着我给我推荐课程,脑袋一热便签了合同。”就这样,刘小姐在该机构的麻园分店报了一个价值近1.7万元的培训班。由于经济拮据,刘小姐无法一次性付清学费,便在业务员的推荐下,选择了分期付款。当时,在刘小姐的意识里,学费分期的债权方是舞蹈机构,而非贷款公司,只需每月从自己的银行卡里扣钱即可。
第二天,刘小姐反悔了,拿着学员卡到店里要求退课,店家却以资料已上传存档为由拒绝退课。刘小姐觉得,自己还没给钱,没有造成损失,便把此事放在一边没有理会。直到12月14日,刘小姐和丈夫突然收到了某金融公司打来的催款电话,才着急起来,原来刘小姐办理的学费分期是第三方金融公司的贷款业务。然而,她表示并没有见到过贷款合同。刘小姐担心,这笔贷款会影响到她和丈夫的征信,甚至引发其他不可预测的后果。
稀里糊涂签下了贷款合同
事情真如刘小姐所说,培训机构诱导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贷款业务吗?就此,记者采访了该机构业务负责人方先生。方先生表示,该机构并不存在诱导消费的情况,且在刘小姐办理分期之时,已向其说明还款的期数、金额、利率等信息。“当时贷款公司的代表在场,刘小姐也收到过验证码,并输入了验证码进行电子签名。”方先生说。
“他们办理的速度很快,我都来不及细看和细问,他们说这是必须的正常程序,所以业务员让我签名、输验证码、拍照,我都配合做了,当时也意识不到这是第三方贷款。”刘小姐说。刘小姐在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APP上,确实找到了该笔贷款的授权书、电子合同及贷款申请表等资料,申请表上写明了还款期数、每期还款金额、还款利率等信息,并附有刘小姐的照片。刘小姐也表示,在签完合同后,收到过贷款公司打来的电话,但是自己没接。根据培训机构和刘小姐前期的约定,培训机构已帮刘小姐偿还了前两期的款项,后面的款项需要刘小姐在12月开始,每月定期偿还,目前需在12月1日偿还的第三期款项已经逾期。
方先生表示,刘小姐签合同后第二天,只是还了学员卡过来,没有明确要求退课,因此才没有帮她办理退款事宜。如今已经过去3个月,已经无法办理退款。记者留意到,培训课程合同中注明,学员在1个月内尚未展开培训学习,因个人原因放弃培训学习的,可退回30%的培训费,若超过1个月,则不予退款。事到如今,方先生建议,刘小姐先把逾期的贷款还上,同时可以和机构售后沟通,看是否可以把学员名额转卖,或者继续参与课程学习。
“只怪自己当时没了解清楚就签了字,当花钱买教训了。”刘小姐对此后悔不已,最后,为避免影响征信,她只好先把贷款还上,再处理后续事宜。
律师建议慎签借贷合同
如今,越来越多人注重形体美,但健身套餐、培训课程等价格不菲,不少健身、舞蹈等机构会向消费者推荐分期贷款等消费方式供其选择,消费者一不小心便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广东法匠律师事务所大洋民商团队的郑洋洋律师处理过不少关于贷款纠纷的案件,郑洋洋律师提醒:首先,市民在进行大额消费时要量力而行,以免造成后顾之忧。其次,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借贷合同对合同双方都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当事人在签署任何文件前都要谨慎,提醒自己要清楚了解合同的性质和内容,估量好后果和影响。签署合同后,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非因法定或者约定的原因不得任意解除。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江门市全力推进潭江全流域干支流同步综合治理潭江五个考核断面稳定达标
整治潭江沿岸农田黑臭水体生态环境部门现场督导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江环宣谭耀广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