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记者/吕中言通讯员/蒋源)日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原创话剧《卖子救国》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首演。该剧根据江门市华侨郑潮炯生平事迹改编,让现场观众重温了老一辈华侨曾经历的艰苦岁月,感受了他们炽热的中国心。
记者了解到,话剧主人公郑潮炯,出生于1904年,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人。该剧讲述了他在17岁就到香港谋生,后转到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在一间木板厂门前摆卖食品,勉强维持生计。他有4子1女,在得知国家遇到困难时,他把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小儿子郑社义卖给了另一位华侨,所得到的80元,全部捐给国家用于抗日。
“我要报仇,我的乖儿子!我的好社义!爸爸对不起你,可是……可是"没有国哪有家"。”舞台上,郑潮炯决定卖子时心中的无奈与悲愤被学生演员演绎得入木三分,让现场观众为之感动。
“这部剧太震撼了,剧中所有人物都在国家危难时刻,无条件牺牲自己的种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当主角儿子郑社义被问到,会不会恨原生父母时,他说,或许不恨吧,因为他明白"没有国哪有家",那一刻,我留下了眼泪。”现场观众小陈说道。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黄伟亮老师是该剧的编剧,他说:“每个中国人都应有民族心、民族魂。创作《卖子救国》,就是希望通过话剧表演,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郑潮炯的爱国心,传播广大华侨的爱国精神,从而激发新一代青年热爱祖国。”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唐达)昨日,2019年创新实践博士后和百名博(硕)士引进对象“市情研修班”开班。此次研修班将进一步加强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