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部门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大气网格化监控系统、线上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
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林立竣通讯员/江晓峰)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暖企行动”,推行服务式执法,实现监管与服务同步走。
落实正面清单
强化在线监管
3月11日,瀚蓝(开平)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厂外的电子公示屏升级改造遇到技术问题,需即时解决,市生态环境局业务联系人积极响应企业需求,通过电话迅速让企业技术人员与省厅技术人员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完善了江门市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自动监控数据“装树联”工作。
疫情期间,市生态环境局落实生态环境部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与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民生保障密切相关、排污量小、吸纳就业能力强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的企业和项目,不进行现场执法检查,但这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不管不问”,执法部门仍可以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大气网格化监控系统、线上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服务。
“双随机+专项执法”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3月10日,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违法扩建、废气直排、危废管理不规范等多个环境违法行为,已移交属地分局进行立案调查。
疫情期间,市生态环境局严格执行“双随机+专项执法”的执法监管模式,通过统筹安排对企业的执法检查,减少检查频次,充分考虑企业排污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不断完善环境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在执法过程中,市生态环境局对有主动消除或者减轻环境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有立功行为)等情形的,从轻或减轻处罚;对违法行为未造成环境污染后果并主动实施关停,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短、污染小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免予处罚,并督促指导企业整改到位,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推行服务式执法,绝不是放松环境监管,而是通过优化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将有限的执法资源集中于打击群众反映强烈、主观恶意偷排、违法犯罪的环保黑名单企业。在执法过程中,我局始终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强度不松三个原则。”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立环境监管服务组
加强对企业指导
据了解,疫情期间,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专门的环境监管服务组,每天对江门市重点排污单位进行抽查,在现场执法检查中及时指出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并一一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督促指导企业落实整改到位。组员们主动听取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环保难题或困难,对于在职责范围内能解决的,执法部门会立马给予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会在统筹协调各科室集思广益后,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创造条件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及时回应企业的环境诉求问题。
据统计,3月份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共出动执法人员54人次,检查企业18家,发现环境问题企业5家,均一一给予指导整改建议,发现严重环境违法企业3家,已移送属地分局立案调查。
新闻推荐
江门市立足疫情防控推动餐饮业复工复产 线上餐饮店复工率居全国第二
□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2月20日,按照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印发的《广东省餐饮服务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