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门 今日江海 今日蓬江 今日新会 今日台山 今日鹤山 今日开平 今日恩平
新岭南 > 广东 > 江门 > 今日恩平 > 正文

600年古村的美丽“蟹”逅 江门恩平市蓝田村贫困户养殖青蟹致富,乡村建设古韵犹存

来源:南方日报 2020-06-12 06:44   http://www.kcqsx.com/


养殖技术人员孙务源向记者展示活蹦乱跳的青蟹。南方日报记者黄烨倩摄

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投射在古榕繁茂的枝叶上,具有600多年历史的蓝田村从沉睡中醒来。贫困户吴飘雄匆匆吃过早饭,便赶往约1公里外的青蟹养殖基地。眼下基地里进行着养殖技术的第三代变革,作为学徒的他丝毫不敢放松。

2017年以来,江门恩平市横陂镇先后投入资金共计180万元,规划600亩地打造蓝田青蟹扶贫养殖基地。基地的落户发展,在当地衍生出一条养殖产业链:捕捞蟹苗、加工饲料、编织蟹笼、采摘水草……古老的蓝田村有了振兴的希望。

蓝田村位于镇海湾大河的出海口,咸淡水交汇,再加上群山环抱,形成天然的避风河湾,该地出产的青蟹以肉质嫩甜、壳质薄脆、蟹膏香滑著称。村民吴健友是最早尝试养殖青蟹的人,自201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以后,他便筹建养殖基地,期望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花了近3年的时间,青蟹养殖扶贫项目终于落地,并以“基地+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带动横陂镇70户贫困户增收,每户每年增收超5000元。同时,青蟹养殖亦很快在当地产生龙头和聚集效应:一是大幅提高周边50多户1500多亩的蟹苗产值,年增收可达30万元;二是提高沿海100多户渔民青蟹苗捕捞收入20多万元。

依托高标准的咸水循环系统纯生态养殖室内厂房,基地里的青蟹养殖技术经历了三代变革——从粗放养殖到精细化管理,蟹苗成活率从最初的15%提升到50%,养殖成本大幅度下降。

因第三代养殖技术而升级改造的厂房里,传统封闭的养殖盒改为透明玻璃缸,每一个缸可养殖5—7只青蟹。“利用透明的养殖缸,养殖人员可以随时留意蟹的脱壳情况,提升软壳蟹的培育数量,市场批发价最高可卖到120元/斤。”技术人员孙务源说。

吴飘雄下班回家后,还参加了培训班,提高自身的电商运营思维,计划打造属于蓝田村的青蟹品牌。

俯瞰蓝田村,村前三两片水塘,西侧有碧绿河道蜿蜒;民居错落有致地沿着后山绿林分布,犹如一轮弯月,好一幅山环水绕的风景画。

借着2019年启动的绿美古树乡村建设项目,蓝田村重新梳理村落发展脉络,串联起东西两角的古树公园及古树园,修葺了连接碉楼景点的登山步道。同时,该村还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契机,美化绿化村前屋后;疫情期间返聘待业在家的村民,建设巷道及休闲广场,通过就地取材、修旧如旧的方式,还原古村风貌。

“入口牌坊及道路两侧可打造田园桃林景观,现状山体公园和古碉楼可打造森林生态路线,古树园及周边疏林地可片植桃花,美化环境。”驻村第一书记谢荣生对蓝田村建设绿美古树乡村的规划了然于胸。

南方日报记者黄烨倩

新闻推荐

幼儿园开园近一周,恢复往日勃勃生机 萌娃一起开心游戏

萌娃们回到幼儿园,开心学习和玩耍。学生向记者展示学校午托饭菜。吴健争摄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吴健争)“我好想念老师和小...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600年古村的美丽“蟹”逅 江门恩平市蓝田村贫困户养殖青蟹致富,乡村建设古韵犹存)


 
频道推荐
  • 科技赋能产业千年陈皮华丽蜕变
  • 45亿元加工产业集群成就新会陈皮航母
  • 10万亩新会柑筑就最坚实“地基”
  •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明日江门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70亿元,辐射带动超180万农户
  • 鹤山工业废物“逃”往佛山? 佛鹤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查处,“过界犯法”再也不是逃避监管的“有效途径”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