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门 今日江海 今日蓬江 今日新会 今日台山 今日鹤山 今日开平 今日恩平
新岭南 > 广东 > 江门 > 今日江门 > 正文

华侨珍藏五邑名医著作 不远万里寄赠江门学校希望校方能物尽其用,让典籍发挥最大作用

来源:羊城晚报 2020-11-26 13:05   http://www.kcqsx.com/


学校收到的《麻痘蠡言》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卓栋,通讯员江讯、张叶青、谭耀广摄影报道:日前,江门市江海区陈伯坛实验学校收到一份珍贵礼物——线装本《麻痘蠡言》。记者了解到,该书是由近代广东四大名医之一陈伯坛所著。而陈伯坛实验学校早期的校舍、教学楼正是由陈伯坛后人参与捐资建设的,校内还有一座陈伯坛雕像。因此这本书可算是“落叶归根”。

该校校长黎太福说:“我们必将好好保存典籍,让《麻痘蠡言》走进大众视野,让中医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用药大胆留“陈大剂”美名

根据广东江门中医药学院整理的资料,祖籍新会县外海乡(今属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的陈伯坛,是岭南著名的伤寒学派鼻祖、近代广东四大名医之一。他出身贫家,得族亲资助入学,熟读经史义理,酷爱中医,一生苦研医圣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并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著均融会贯通。

行医50余年,陈伯坛以精、警、整、醒四字为医术,诊病用药,不喜墨守成规,尤其用药方面,异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剂量。

对陈伯坛生平研究甚深的江海区外海街道前文化站站长陈长胜介绍,陈伯坛往往用速效主治方对病人大胆下药,处方味数不多,药简效专。对有些病症,由于诊断精确,故以重剂投之,取效神速。故“陈大剂”的美名至今还在外海流传。

医者仁心济贫困淡泊名利

医者仁心,陈伯坛淡泊名利,救死扶伤无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陈伯坛在广州书坊街挂牌行医,实行“富者多取而不伤,贫者减免而受惠”的宗旨,门诊只收诊金二毫钱。因医术精通,每日求诊者逾百人,他不辞辛劳,全心全意为病人看诊,不论贫富都一视同仁。

据《新会县志》记载,曾有一个友人,筹办药局,欲借“陈伯坛”的大名,以招徕生意,愿给陈伯坛一份红股,并送其一辆小车,但陈伯坛果断拒绝,他说:“我行医以济世救人为宗旨,拿我当招牌做生意万万使不得。”

海外华侨将藏书寄回学校

黎太福介绍,陈伯坛一生笔耕不辍,著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麻痘蠡言》3部专著共80多万字的医学著作,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据记者了解,《麻痘蠡言》是陈伯坛撰著的一部儿科类中医文献,刊于1933年,从营卫、气血、阴阳角度论述麻痘发病顺逆等,提倡去繁就简,诊治方法简便实用,反对用苦寒之品,体现了岭南医学的实用性特色。

黎太福说,此次学校收到的线装本《麻痘蠡言》来自祖籍佛山的华侨梁新生先生。梁新生祖父曾与陈伯坛结缘,获此书后,一家三代珍藏至今,考虑到家中目前无人从医,不能将该典籍发挥最大作用,故将其寄回陈伯坛实验学校,希望校方能物尽其用。

黎太福表示:“我们必将好好保存典籍,切实增强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让学生从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让《麻痘蠡言》走进大众视野,让中医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快乐古诗词》公益课 走进华茵桂语幼儿园

小朋友们在阅读《快乐古诗词》。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张翠玲)今年10月1日,由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客座教授翁丽敏主编的中小学...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华侨珍藏五邑名医著作 不远万里寄赠江门学校希望校方能物尽其用,让典籍发挥最大作用)


 
频道推荐
  • 科技赋能产业千年陈皮华丽蜕变
  • 45亿元加工产业集群成就新会陈皮航母
  • 10万亩新会柑筑就最坚实“地基”
  •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明日江门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70亿元,辐射带动超180万农户
  • 鹤山工业废物“逃”往佛山? 佛鹤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查处,“过界犯法”再也不是逃避监管的“有效途径”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