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江门 今日江海 今日蓬江 今日新会 今日台山 今日鹤山 今日开平 今日恩平
新岭南 > 广东 > 江门 > 今日江海 > 正文

“党建”与“文化”深度碰撞 江海区让历史资源“活”起来

来源:江门日报 2021-03-24 23:47   http://www.kcqsx.com/


亲子志愿者学习制扎生恭鲤鱼手工艺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可以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增强群众自信心。

礼乐龙舟、太虚拳、外海面、梁氏传统木雕……2月9日,江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又新增了成员——外海生恭鲤鱼。而继生恭鲤鱼正式入选全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后,江海区已累计拥有9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名传承人,有力促进本地特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在非遗品牌背后,“党建”与“文化”的深度碰撞,不仅促进了江海区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也为基层党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图李雨溪陆月如李嘉欣

多形式提升生恭鲤鱼传播度

生恭鲤鱼,是外海人用竹片和红纸按照鲤鱼的形态扎制而成的一种手工艺品。因为红金相衬、肥大腰圆,象征着丰收和吉祥,更有着“如鱼得水、年年有余”的好寓意。外海素有传承制扎鲤鱼灯技艺和农历新年把玩鲤鱼灯的传统习俗,鲤鱼灯技艺传承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生恭鲤鱼的制作工具非常特别,要用一根长1.5米的扁担扎上厚厚的一捆干禾草,一条条将“鲤鱼”插在上面,再带到集市上卖。远远望去,红红火火的“鲤鱼”特别灵动,每逢过年,街坊们都会买一条给孩子。大年初一,这条“鲤鱼”也成为孩子们穿街走巷说吉利话、讨要新年利是的好“伙伴”。

年过古稀的陈荣昌是外海传统文化的守望者。1970年,退伍回来的陈荣昌靠着扎生恭鲤鱼,养活一家老小。他说:“那个时候销量非常好,大年三十晚上还有人在我家里等,说一定要给他做一个,春节期间每日每夜地赶工是常有的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孩子的玩意越来越多,过年带着生恭鲤鱼讨利是的习俗逐渐被时代的洪流吞没。在外海,近年来,几乎只有陈荣昌还在坚持做生恭鲤鱼,但是他却从未放弃,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他在传统制作方法上不断改进提升。原来“鲤鱼”的外表用红纸粘贴,容易戳坏,陈荣昌就用珠片布、绒布取而代之,并加上镭射片、镭射纸等,在鱼肚子里放上铃铛、灯光,让生恭鲤鱼变得更加有趣。

“希望外海传统文化得以挖掘、创新、保护和传承,让传统手艺作品紧跟时代步伐,扎根在人民深厚广袤的生活土壤之中,并赋予更多美好希望和梦想。”陈荣昌说道。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愈发重视和保护,手艺人陈荣昌不再孤单守护“鲤鱼”了。

2018年,为挖掘民间技艺,以党建为引领,外海街道联合江海区文化广电体育局对外海民间传统工艺生恭鲤鱼的制作技艺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和传承。2019年,为让生恭鲤鱼传统手工技艺有传播和传承的载体,外海纸制品传统工艺协会应运而生,全力保护和传承外海民间传统工艺生恭鲤鱼的制作技艺。

据悉,传统工艺协会成立以来,注册了生恭鲤鱼的集体商标,积极推广工艺手法,开展外海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和技艺进村(社区)、进祠堂、进学校共60多场次,并创作个性化创作小品《年年有“鱼”》剧目,卡通化制作抱枕、杯、剪纸、书签、笔记本等文创产品。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趋势,完成线上技艺制作学习包,成功上线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联盟的《非遗课堂》线上课堂,多形式提升生恭鲤鱼传播度,营造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

不断擦亮非遗品牌

在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外海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借开展“点亮微心愿,党群心连心”活动契机,联合外海纸制品工艺传统协会开展生恭鲤鱼制扎活动,招募江海区党员志愿者和亲子家庭,共同制作暖心礼物——生恭鲤鱼手工艺品,并写上新春祝福。在新春走访中,志愿者不仅把饱含温暖关怀的“鲤鱼”送到困境党员手上,还唤醒党员群众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回忆。

“目前,生恭鲤鱼作为外海地方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群众中已建立起了一定的地位和形象。”据外海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保育地方民间传统文化过程中,外海街道还借助“人才强基工程”培育非遗保护传承沃土,出台《外海街道“龙溪传人”评定认定和举荐办法》,实施优秀乡土人才培育计划,加强与区科技、人社、经促等业务部门的联系,共同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各类人才沟通交流、人才沙龙和乡土人才培训,提升人才归属感,以多种方式不断擦亮非遗品牌,让非遗焕发新的光彩,以更好地推动外海更好更快发展。

目前,生恭鲤鱼已成为外海文化独特的手工名片。擦亮城市精神的底色、构筑新时代的精神文化坐标,要深入发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更要聚集一批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让历史资源“活”起来。江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区将建立和健全保护机制,明确责任目标,落实保护措施,扎实做好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和管理工作,深入挖掘更多有价值的非遗项目,积极做好全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文明创建赢得“民心金牌” “文明花开 侨乡‘蝶变’”系列报道之高新区(江海区)

文明创建过程中,高新区(江海区)持续加大城市建设和民生投入,在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中,找寻实现文明创建目标的新...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党建”与“文化”深度碰撞 江海区让历史资源“活”起来)


 
频道推荐
  • 科技赋能产业千年陈皮华丽蜕变
  • 45亿元加工产业集群成就新会陈皮航母
  • 10万亩新会柑筑就最坚实“地基”
  • 全国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推进会明日江门召开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170亿元,辐射带动超180万农户
  • 鹤山工业废物“逃”往佛山? 佛鹤生态环境部门携手查处,“过界犯法”再也不是逃避监管的“有效途径”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